大家好,关于公务员考试粮食相关作文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事业单位考试根据材料写作文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事业单位考试根据材料写作文
1.事业单位招考考材料作文
不知道你是什么地区的,我是山东的,参加过事业单位考试和公务员考考试。
最后确实也是一道材料写作题。这个材料写作我认为和公务员的申论有本质不同。
首先事业单位的材料分析考察你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论证能力,一般来说都是简短的议论文,开放式命题的程度比较多,一般不寻求解决办法,例如08年的谈创新,09年的驳“天下文章一大抄”,都是看你分析条理性和逻辑性。一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技术专业要求比较多,这样的写作自然也就不会有太多要求。
如果你专业对口,那么就可以试试这个考试。以下是08年山东事业单位考试的写作,供你参考:写作题(本题包括给定材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请仔细阅读给定材料,并按其完成作答要求。
共20分)给定材料:1. 2008年1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从2003年至今,全国育种机构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已累计推广1000多万亩,增产粮食4亿公斤,帮助农民增收6亿元。如果全国3.5亿亩小麦都用上这项技术,可以增加粮食140亿公斤。
2003年10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航天英雄杨利伟安全着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成为现实。2006年10月2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升空,11月26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了“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高性能计算机、基因组研究、电动车飞驰……众多优秀的创新成果背后,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创新人才脱颖而出。2.科技的出路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来自科技部的统计显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全国科技人员总数达到381.5万人,比2000年增加59.1万人。
在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的人所占比例从2000年的32.9%提高到2004年的39.3%。3.近年来,我国围绕科技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鼓励、人才评价等环节,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
2001年至2003年,国家就人才队伍建设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和《***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三个文件,将科技人才培养放到了重要位置。实施多年的国家科技奖励政策、鼓励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政策,对激励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更是把股权激励政策作为激励企业核心人才的手段,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研发和管理人员创造财富的热情。2003年,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等制定《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提出以促进形成“公平、公开“的竞争与合作机制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导向评价研发人员。
2007年,人事部、科技部又发布《关于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对科学研究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和等级设置做出了具体规定。4.我国人才相对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明显偏低,世界级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依然缺乏。
根据国际科学论文检索,1993-2003年,各学科世界前20篇最重要的论文中没有中国科学家的论文,前100篇中仅有2篇,前1000篇中仅有14篇;占158个国家一级科学组织及其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参与领导层的我国科学家为206人,占总数(9073人)的2.26%,其中一级科学组织担任主席仅1人,占0.4%,二级组织主席仅24人,占1.1%。5. 2007年5月,著名的诺顿杀毒软件因误杀微软操作系统的两个关键文件,导致我国大量计算机瘫痪。
这起近年来最严重的信息安全事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国外产品过于迷信不利于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专家组一位成员告诉记者,长期以来,不少网民和单位都认为“洋“杀毒软件更可靠,这其实是个误区。
从近些年来计算机病毒疫情报告来看,病毒本土化趋势明显,国内的黑客、有毒网页增多,上网者面临的安全风险主要来自国内。像“熊猫烧香”等破坏力较大的病毒都是国产杀毒软件率先截获的。
6.针对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逐步形成科技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大学在科技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和教育资源优势,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继续执行好现有政策、切实解决科技人才的工资待遇以及生活等方面问题的同时,进一步研究和制定有关人才引进的建设性政策,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的评价和奖励制度,逐步改变过去“一刀切”和过分追求数量指标而忽视科技人员的实际能力和贡献的评价方式;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科技人才的管理提供保障;逐步减少科技人才管理中的行政干预,完善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管理体制。7.近日,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龙芯一号”研制组组长胡伟武透露,最新研制的“龙芯二号”增强型,性能达到中低档“奔四”水平,龙芯处理器的研发成功,标志着中国掌握高性能处理器技术。
胡伟武这位“龙芯二号”的总设计师和项目负责人透露,2002年我们研制出“龙芯一号”,性能相当于“五八六”,2003年研制了“龙芯二号”,达到中档“奔三”水平。胡伟武。
2.事业单位考试的议论文材料是“寓言故事”这怎么写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是事业单位考试中比较常见的命题方式,材料中往往蕴含着一些哲理和道理,例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信任、奉献、宽容等。
这种材料大多浅显易懂,但有的故事会比较隐晦曲折,因此在审题时,各位小伙伴不能只满足于明白字面上的意思,还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仔细挖掘出材料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抓住中心思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引申扩展。之前的文章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的解题技巧,但是相信不少同学记忆已经模糊了,那么为了进一步强化作答技巧和写作思路。
今天,我们仍然以一道真题为例,即2014年贵州事业单位的真题,为大家再一次讲解、强化此种题目的作答技巧和写作思路。题目要求请阅读上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想,紧密联系实际,自拟题目。
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给定材料5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个则提着鱼竿继续忍受饥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两个人都选择单打独斗,支撑的时间短,结果很悲剧】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大海【暗含一起面对、互帮互助、团结合作之意】,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善于思考、有计划、有打算的意思】,最后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
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团结合作带来的意义是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别人,实现共赢】。解题思路读完题目要求,不难看出,从题干中得不出任何跟内容相关的有效信息,此种情况下如何能写出一篇800字左右(字数可以上下浮动100字,即700-900字)的文章?还是得仔细阅读材料,挖掘出材料蕴含的观点,即通过故事总结做人、做事的道理。
接下来的三步骤将为大家揭开谜底:由事论理—“塑灵魂”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第一步是从故事中挖掘出蕴含的道理,即由事论理。就本题而言,前两个饥饿的人尽管得到了长者的恩赐,但是由于二人不能互相帮助和支持,只顾眼前的利益,最后均没有逃脱饿死的命运;而后两个饥饿的人在同样的条件之下,却能补长取短、优势互补、团结合作,进而战胜饥饿,双双活了下来且过上幸福的生活。
因此我们从本则材料中总结出的道理有: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互相帮助才能取得长远的进步、善于思考能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观点,进行展开。就理论理—“搭骨架”提炼出材料中蕴含的道理则意味着找准了观点,有了观点之后,就要“谋篇布局”,确定文章的结构,搭建文章的框架。
按照上面的思路我们可以具体展开:1、第一个启示,要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团结就是力量,是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障,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备注:题目要素较少,建议用主体分析法展开,即从个人、企业、社会等多个主体展开)。
2、第二个启示,面对困难艰险,或者诱惑时,要善于思考、做好规划,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才能取得长足进步。3、第三个启示,帮助他人、成就自己、成就他人,实现共赢。
这便是文章展开的三个角度或者叫分论点,在逻辑结构上他们可以是相互并列的关系,也可以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就理论事—“填血肉”选择恰当的材料作为论据,不仅能够佐证观点,还能博得阅卷人的青睐。
对于像这种材料少的题目,大家需要运用自身积累的资料作为论据,如热点事件、名言警句、历史案例、领导人讲话等。比如围绕“团结合作”,我们可以运用以下素材:与团结合作相关的名言警句:1、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2、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好汉三个帮。3、同一个目标携手共进,同一个梦想合作共赢。
4、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与团结合作、实现共赢相关的经典事例:1、地震来临时,人们抗争救灾;非典袭击时,人们共同抗击非典;2、中国援建非洲,与第三方世界的国家形成了友好关系,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各国加强文化交流,包容差异,融合碰撞,取长补短等;3、中国女排精神,体育竞技中团结合作取得集体的荣誉等。
通过对以上题目的学习,大家对寓言故事类的材料作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那么接下来需要同学们自己动手搜索一些寓言故事,从中找出其中蕴含的主要观点,确定写作角度,在此基础上填充经典事例和名言警句,使文章“有血有肉,有灵魂”。
3.事业单位的材料作文一定要用到材料里的事例吗事业单位材料作文备考:
、弄清给定资料谈论核议题
虽事业单位写作考试各省市给定资料篇幅差异其拥同特性:看似论述内容风马牛相及给定资料其实都围绕同核议题进行考能够明确点核议题指引针性理解材料能够让每句材料物尽其用充明确命题借由材料想透露信息
二、类汇总信息
类似于我需要用物品及类便于我使用迅速找其所信息需要整理才能够利于使用
见信息类别:关核议题现状描述、关核议题深入析、关核议题解决落实做
三、效阅读给定资料第三步——根据材料提示信息展联想
古语云尽信书书需要各位考调自身储备
写己要***情感,喜怒哀乐在心间。
4.事业单位的作文要怎么写不知道你要什么作文,来个实践作文,事业单位实践报告【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实习目的一:获得与专业有关知识技能,接受实习单位文化熏陶,了解***和事业单位管理模式。进一步加深对行政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熟悉行政管理理论和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以让自更加扎实,
更加过硬,更加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就业观,强化劳动观念和纪律观念。锻炼艰苦奋斗的精神,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劳动意识和职业素质。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待人接物,增长见识,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按这个来就对了。
5.事业单位综合类的考试里边的作文应该怎么写事业单位综合类的考试里边的作文与申论中不一样
许多人把综合写作和文章写作当成一回事,拿到试卷之后却发现按照申论文章写作的答题技巧来写作似乎行不通,即使勉强能用得上也感到极为别扭。其实事业单位
考试中的综合写作和申论考试中的文章写作尽管存在着许多类似之处,但二者其实是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材料字数不同
申论写作往往会有大量的材料,考生可以从材料中提取到更多地有效信息,从而令写作更加得心应手。但事业单位考试中的综合写作的材料却相对较少,甚至完全没有材料,考生从材料中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较少。这就直接导致许多考生在事业单位考试的文章写作中感到无话可说,只能生编硬造,最终导致写出的文章语句生硬,缺乏流畅性和整体感,从而难以获得高分。
材料的选择不相同
申论写作中的材料往往是来自于***和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材料来源广泛,如***文件、社会时评、报刊杂志等等,这些材料尽管纷繁复杂,但大多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主题,并不会特别的深奥或者晦涩。而事业单位考试中综合写作的材料设置则相对有些晦涩,许多综合写作题的材料往往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呈现给考生,让考生从寓言故事中提炼中心观点,然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写作,这样一来写作的难度大为增加,如果中心提炼错误的话,还有可能导致写作的文章偏离主题甚至完全跑题。
话题的大小不相同
申论写作中由于材料比较多话题往往比较明确具体,相对也比较小,考生在写作时也比较容易入手,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文章写起来相对比较顺手。但事业单位考试中的综合写作由于材料较少,话题的设置就显得比较宏大,这就使得考生在写作时感到无从下手,有点“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
总之,考生要想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取得高分,就必须重视综合写作,在备考过程中要针对事业单位考试中综合写作自身的特点进行准备,而不能照抄照搬申论写作的模式和套路。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综合写作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可以说并不在申论写作之下,它更加注重考生对国家相关政策和社会现象的积累以及大政方针的运用能力,所以在备考事业单位综合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多关注时政新闻和热点社会话题,并多多尝试使用国家方针政策来分析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从而强化自己对国家方针政策的运用能力,进而切实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6.事业单位考试中,作文(要求是议论文)同学您好!感谢您对中公教育的支持。
通过审题,发现根据材料设定主题,自拟标题,而且要求写一篇议论文。这说明,我们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要从材料的主要矛盾、主要问题入手写一篇有明显论点的文章。
材料一主要反映面对危险,很多人不愿意去做见义勇为者,只做旁观者的情况,说明我们缺乏见义勇为精神。材料二反映“大灾面前有大爱”的精神,自愿者主动帮助灾区群众。
材料三主要反映自愿者帮助维护上海世博会秩序,使世博会更好地开展。三则材料虽然反映的问题不一样,但是都共同突出了志愿精神,一种互帮补助的精神。
所以,文章的主题应该围绕这种互帮互助的精神来展开。在进行文章立意的时候应该以互助精神为切入点开始写。
在文章写作过程中,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行文。首先提出互助精神是什么;其次,阐释互助精神的必要性,分析为什么需要要这种互助精神;最后,提出对策,如何形成互助精神,形成社会互帮互助的氛围。
祝您早日成就公职梦想。
7.事业单位的作文怎么写《事业单位作文突破技巧》一、怎样正确认识事业单位考试作文材料材料的内涵:所有事业单位考试作文材料都是离不开四个基本要素:问题的具体表现、影响后果、原因、对策。
纵观所有事业单位考试作文,所考察的这无非四个基本要素,一旦把我这四个基本要素,也就找到了做题的方向。阅读资料也就是对这四个要素的寻找、分析与归纳。
所以阅读之前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乱七八糟的东西看成一个整体。阅读之前要记住:1、材料反映的主题是什么2、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什么3、问题产生了什么后果4、问题的根源是什么5、问题的对策是什么事业单位考试作文材料的组合特点:材料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也越来越庞杂,其实所有的事业单位考试作文次啊聊都是三大板块组成的:1、新闻媒体的报道、调查统计或研究报告显示。
其作用:可找出问题的缺陷与不足、影响与后果。2、材料中各色人物、相关人士(学者专家、***官员及相关当事人)发表的言论。
其作用:可用来作为对策与原因。3、***部门颁发的法规,采取的措施做法,国外***相关方面的经验。
其作用:可用来作为对策。如何阅读材料:强调:阅读之前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要把大队乱七八糟的材料看成一个整体。
脑袋里要装有问题,这些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怎样?不通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一定要对段落编号,勾画关键词或关键句。关于什么是关键词或关键句问题,有几个技巧:1、首尾句原则:一般说来,写文章总是要讲究起承转合。
60%左右的材料都是能从首句或者尾句中找到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这个原则在事业单位写作中也需要注意。
2、关联词原则:这一条在言语理解中也非常好。比如,转折连词出现的地方,强调的一定是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一定是应该选的答案。
在比如因果关系中,强带哦的原因的情况比较多见。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然而、同时、于是、其实、还„„3、常见词原则:在事业单位考试作文材料中,往往涉及事件或问题的表现、原因或解决措施等问题。
因此,与此相关的常见词也是经常出现。只要我们认真反思和分析历年的真题,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词出现的地方就是关键的地方。
所以我们必须对这些词保持足够的敏感性。我们既要有政治的敏锐性,也要有材料的敏锐性。
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经验教训等等。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看出、告诉、。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作文之前都考的什么
申论文章写作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分值最大也是广大考生问题较多的部分。针对即将临近的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为了让广大考生有一个充足的时间进行复习备考,能够轻松熟练驾驭申论文章,中公教育专家和大家分享文章写作考情介绍。
经过历年国家公务员申论作文考试主题整理,不难发现,申论作文主题多元,侧重考查社会类话题。国考分为副省级和市地级两套题,在2016年考查了公共政策;2015年考查了科技创新。国家公务员申论考查主题均是以“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展开的,具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
申论文章考查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类称之为命题作文,即文章标题直接出现在题目中,考生根据既定文章题目和材料的理解进行作答,例如2013年副省级题目中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第二类是半命题文章,即给出文章标题的一部分,要求考生自行补充完整进行作答的形式,例如2013年市地级题目中请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写一篇文章;第三类称之为话题类文章,即在题目中给出一句话或者一个故事案例,要求考生针对这个故事或者这句话进行理解并结合材料进行作答。话题类文章是国考申论文章的频繁考查点,也是申论文章出题的大方向,在2016年、2015年、2014年、2012年均有考查,各位考生须着重注意话题类文章的写作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申论文章的考查中除了文章主题以外,另一个需要引起广大考生注意的便是文章的分值。在历年考试中,申论作文分值基本维持在35-40分阶段,并以40分考察方式居多。在2016年的作文考查中,副省级考查作文分值为35分,市地级考查作文分值为40分,2013年作文考查分值为35分;2015年、2014年、2012年均为40分。与此同时,文章的写作字数也有一个较大的变化。2012年、2013年作文字数为800——1000字;2014年、2015年作文字数为1000——1200字;2016年副省级作文字数为1000——1200字,市地级作文字数为800——1000字。根据变化规律,预测2017年的申论文章字数基本也会维持在1000——1200字。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测查中经过2014年的调整,现在申论的考试时间由之前的150分钟变为180分钟,在题量不变的前提下,意味着作文的难度相对会加大,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各位考生在文章写作时所用时间不少于60分钟。
公务员考试的大作文一般给多少分
公务员考试申论大作文每少50字扣1分,少写100个字,扣2分,但是40分的题目,因为字数不会扣分超过4分,而且要看整体情况如何,内容、卷面、立意等等都很重要。
大作文答卷可分为五个等级。以满分40分为例:
一类文(31—40分):立意鲜明,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表达方式运用恰当,无病句;结构合理,条理清楚,详略得当;书写规范、工整,格式正确,无错别字,标点正确,卷面整洁、美观。
二类文(21—30分):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表达方式运用恰当,基本无病句;结构合理,条理清楚;书写规范、工整,格式正确,基本无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卷面整洁。
公务员考试纪律要求:
各级组织部门、省级有关部门、各考务机构,以及所有参与考试录用工作的人员,在考录的各个环节,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务员考试录用纪律,严格程序,自觉接受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和社会监督。
考录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公务回避有关规定,凡有违反法律法规,弄虚作假、泄密等问题的人员,一经查实,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公务员考试
2023公务员考试行测还考作文吗
2023行政执法卷大概率不会考作文。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部级和地市级均考查了文章写作题,行政执法类没有考查大作文,但这并不意味着2023年不考查,考生还是需要将文章写作题掌握。国考申论很可能会贯彻往年命题特点,考生在备考时要多了解国家政策方针,关注社会热点,并要学会理性分析。
行测方副省级共有135题,地市级和行政执法有130题,主要区别在数量关系题的上,副省级比地市级及行政执法岗,数量关系多出5道题。行政执法类题目区别其他岗位的特点是考试内容有高度,在2022年国考行测中出现了法律类题目。
公务员国考的备考技巧。
1、紧抓大纲,有的放矢:
凡事要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公务员考试大纲已经明确的提出了考试的基本知识面,并且分门别类的提出了考察的要素,各考察要素也都作了解释并且告知了相关题型。
比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就明确要测查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并且很全面的阐述了这一考察要素的含义就是锻炼你的阅读理解、分析判断的能力。
2、练习真题,自我检测:
一定要找来公务员考试真题,按照考试的时间安排认认真真的做一遍,找出自己知识体系的短板,查漏补缺,并且在复习过程中紧握真题这一宝库,一切从真题实战出发,经常自我检测,从而及时发现问题、找出结点、查漏补缺。
公务员考试 申论作文
申论教案
第一讲考试大纲(申论部分)解读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第二讲认识“申论”和“申论考试”
教学目的:
了解申论的含义和本质,掌握申论考试的特点和形式的要求,明确申论考试的目的。
一申论的含义、本质
(一)申论的含义
1申:表明、申诉(自己的观点)。古代有“申文”下级向上级呈报的文书。
2、申叙:向上级申诉意见
申说:详细说明观点
申明:郑重说明观点(表情严肃)
3、论:
议,议论,“凡语言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
深思,谋虑,“坐而论道——论道,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
评论,辨析
(二)、申论的含义:
对给定材料阐述观点,论述理由,合理
地推论材料与材料,以及观点与材料之
间的逻辑关系。
(三)、申论的本质:根据特定的事实,
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过程。这个过程即人
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阶段,认识和实践
统一的阶段。
二、申论与策论、议论文、给定材料作文
的异同点
(一)相同点:都要用文字表达自己的
观点
(二)不同点:
1、策论的特点
策:即册,把问题写在简册上,让考
生回答。政策、策谋、对策策论:国家对
知识分子寻求关于一些重要问题的对策
的一种形式
特点:
A、题目只规定文章的内容,不表示肯
定或否定;
B、对重大问题展开讨论;
C、考查应试者的理论思考、道德品质、
思想境界、思想感情、权力观、地位
观、利益观;
D、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E、给定的材料只有一个题目;
F、结构上,概括、分析议论、对策
G、形式上,议论文、公文
H、针对性不强(讲大道理,大方向,大思路,大问题)
2、议论文特点:
一般性议论文(媒体的评论性文章)
理论性议论文(从抽象的角度论述问
题的重要性、必要性)
特点:没有给定材料,凭作者的主
观发挥,没有“策”的要求(即使有也不具
体、相对较原则),思想性、理论性、逻辑
性要求高。
3、给定材料作文:
主要用于学生考试,所给材料较简单
(基本一句话),与行政问题无关,形式
非常广泛(记叙、说明、议论、续写、
扩写、缩写),需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申论考试
申论考试的含义:人事部大纲规定:国家选拔录用公务员的一种测评手段,是通过考生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过程。
(今天的申论考试与汉代的“策论”有相似之处,古代优秀的“八股文”实际上是古代申论的典范之作)
(一)申论考试的性质:
是能力的测试。
(二)申论考试的目的:
1选拔一定的人才
2使公务员写作考试更结合政府机关工作实际
(三)申论考试的特点
1内容广泛,形式灵活
内容(给定的背景材料)涉及社会各方面
2、形式:
概括部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中的一种或综合文种
方案部分:应用文
议论部分:议论文或公文
3、结合实际,针对性强(有现场感)
4、答案的不确定性:没有统一、唯一的标准,只能综合地、全面地、分等级地测定
申论命题基本的特点
时代性
任何一年《申论》的命题都富有时代色彩,选择的题材都与当年的社会热点有关,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按照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四位一体划分,即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按国考规律,更多关注涉及民生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
公共性
《申论》的命题涉及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公共性的社会问题,《申论》的命题只有在处理公共性问题上才变得有意义和价值,因此,《申论》考试的的选题都是涉及的公共利益。在历年《申论》考试中,选题主要是从民生的角度来展开的。
消极性(问题性)
《申论》的命题涉及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消极性的社会问题,主要立足解决问题的角度来展开的,要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必须客观存在问题才能着手于解决。所以《申论》出题者主要选取消极性的社会问题来考察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非敏感性
《申论》的命题涉及的问题基本上都是非敏感性问题,一般不会涉及人权、民主政治、军事、国际关系等重要敏感性问题。命题主要从政府所要履行的经济、社会职能的角度来选择题材。
《申论》命题的发展趋势
2000年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申论》考试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对我国人才选拔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11年度的考试大纲出现了少量的变化,考查的项目和有关要求也做出了调整,但《申论》考试的本质未变,《申论》考试已经形成了相对的稳定性。
(一)从内容上来看,申论试题最根本的特征是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问题)两个实质部分组成,其中提供给定资料又是申论之所以被称为“申”论的必要条件,正是给定资料提供了展开引申性论述的基础,使申论考试区别于其他写作类考试。
(二)从形式上来看,给定资料的主题与问题的设计方式、提问角度规定了试题的总体主题,使申论考试题材表现出两个鲜明的客观特征,一为话题的政府工作相关性,二为话题的可操作性,尽管10年来社会热点呈持续增多趋势,但与政府工作无关和不具可操作性的话题,基本不在命题范围。
(三)从选题角度和题材的时效性来看,国家级申论考试内容并不一定与当年的热点严密对应,却与国家长期性、持久性的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重合,特别着重体现国家政策中调整、改革、创新性的方向,昭示出明显的宏观导向。
(四)申论考试的试卷结构
1、注意事项——提醒考生注意的相关问题
2000—2006年,《申论》考试与传统选拔人才考试不同,《申论》的产生主要考查参加公职考试人员对问题的发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较多,时间要求以110分钟为准。
2007—2010年,《申论》考试主要考查参加公职考试人员的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加大了分析问题的考查力度。时间要求以150分钟为准。
2、给定材料——考生“申论”的主要依据
1、“给定材料”字数变化:2000年《申论》材料字数为1390字,2009年6524字,字数一年比一年多,但近几年基本上可以稳定在6000—8000字之间。
2、“给定材料”材料属性变化:由原来单一的描述性材料为主,到现在的以描述性材料、评论性材料、比较性材料、干扰性材料相到渗透,主要由问题的现象、问题的危害,领导的讲话,记者的评论、业内专家观点、国内的解决此类问题的局限性,国内对此问题解决的先进典型,国外的基本做法及经验,网友的观点及评论等等,明显加大了对材料把握的难度。
3、“给定材料”材料主线变化:2000年—2008年主要反映的是社会的一个问题,称为“单主题”材料,2009年—2010年开始出现“双主题”材料,进一步加大了《申论》考试的难度。如2009年,材料以“产业升级”和“粮食安全”构成的双主线。
3、申论(作答)要求——考生“申论”的技术规范
1、“作答要求”题量的变化,2005年以前,题量一般由三个,2006年后,题量增加到4—5个,增加了分析问题的题型。
2、“作答要求”具体要求的变化,2007年前,公务员考试没有具体根据职位的要求来分类答题,2007年开始还针对不同的岗位性质出现了“选做题”,使人才的选拔更具有针对性。
3、“作答要求”字数的变化,2005年前,作答字数主要是1300—1600字左右,2006年后,作答字数主要是1500—2000字左右;
4、“作答要求”题目类型变化,原来,国考提问比较单一,主要是归纳题、对策题、综合题,近年来,国考除了归纳题、对策题、综合题外,还增加了改错分析题、选择分析题和引述原文分析题等。
(五)申论考试的主要环节
1审读材料:基础性环节,读通、读懂,明白材料“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2概括总结:找出主题或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问题。
3提出对策:依概括的方面、层次,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案。
4进行论证:全面阐述、论证自己的理解、观点、知识、理论、思维、文字表达诸能力的综合表现。
(六)申论考试的评分标准(略)
(七)申论考试之忌
1、忌“偏”(偏激、偏心)
2、忌“离”:偏离材料和与主题分离,
离开题目给定的身份答题
3、忌“散”:主题不明、逻辑混乱,缺
乏系统性
4、忌“虚”:空泛,缺乏操作性,抓不
住要害,概括模糊
第二讲申论考试审读材料能力训练
一、概述
1、审核材料的含义:
根据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对给定材
料进行阅读、审核、分析、理解、把握、
确定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
要问题,为回答问题做准备。
基本要求是:读通、读懂
2、申论考试给定材料的内容、特点、形式
A、内容:涉及面很广,政、经、教、科、文、环、社等。
B、特点:杂乱元素的一堆半成品。
3、形式:
①围绕一个中心的(具体问题、案例)的相关材料、事件、根据、观点。
②围绕热点问题横向摘录组合而成的材
料。
4、审核材料的要求:
A、基本要求:全面理解和掌握材料的内
容,把材料进行分类、总结、归出其中的
内在联系,把具体问题上升为反映普遍现
象的观点,并联合到给材料以外的其他事
物进行思考和分析。
B、具体要求:
a、把握题旨——主题
主题:有用的、精华的,对全部材料的
高度概括,对材料的内涵,本质的发掘。
b、明确角度——材料表现出来的问题
的出发点——一个或多个角度。
c、吃透字意:领悟深意
字含意:材料所涉及的人、事、物
隐含意:人、事、物的关系和人物和
事件的中介者的态度
d、借助联想,有针对性——把握议论
对象概括的生活现象,针对实际问题。
二、申论审读法
1、几种典型的阅读方法
略读:
提纲挈领,把握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基本结构。
精读:
字斟句酌,理解、记忆,掌握主旨,攻克难点,深究疑点。
速读:
“一目十行”,筛选,抓关键词。
跳读:
专门查找所需材料,有用材料抓题重点、首位句、中心句
申论材料阅读(审读)的方法
顺序阅读:从前往后读
回溯阅读:先看资料后面的要求,后根据要求、目标明确地带着问题阅读把握主题思路,要求考生解决哪些主要问题(完成哪些基本问题)
抓住“段”这个元素
申论材料的“段”(特别是论集式材料)与其他普通的文章的段不同。是材料中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部分以数码或其他方式标识出来普通文章的段是指自然段。
a、首段:几乎体现全部材料的要旨所在——提示申论问题和相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话题等的社会生活现象和相应的看法。
b、段意:段表现的基本内容——说明或叙述、对话
c、段旨——中心思想(主要观点、主旨、主题、论点)其段均有一个主题句(段中主句)在段首或段中或段尾。
d、段联——材料段与段之间所存在的逻辑联系,同类关系等。
第三讲申论考试材料概括能力训练
一、材料概括的含义、难易程度、常见错误
1、含义:根据申论要求,对给定的材料
的全部或部分的主题,内容,观点及反映
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
A、概述内容——问题包括几个方面,几个层次
B、概述观点——内容含几个方面的意见、争议
2、难易程度
A、第一级别——容易、主题明确、集中
单一
B、第二级别——中等、主题不够明
确、分散
C、第三级别——最难、主题深藏、必须
深究
3、常见的错误(不当、问题)
A、只见一点不及其余(缺乏整体性、全面性)
B、只见现象不见本质
C、只见空泛不见重点
D、只见求新不见方向
二、材料概括的基本要求
1、三阶标准
A、准——准确,即准确定位、恰当、中肯
B、深——深刻,即寻根求底,掘井及泉,触及本质
C、精——精确,即语言精炼,字字玑珠
2、材料概括的基本要求类型
A、概括段落大意
B、从具体的点到理论要点(具体——一般)
C、直接引用材料
D、转化意义(将隐含的意义表达出来)
三、材料概括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基本方法
A、一般材料:
a、探查原因
b、辨明关系
c、抓住关键
d、辨别是非
B、复杂材料:
a、同中求异
b、异中求同
c、异中叠加
d、互补叠加
2、基本技巧
A、对材料整体概括的技巧
a、角度要准确
b、要素要清楚(五个W)
c、顺序要合理
d、主旨要突出
e、详略要恰当
f、线索要明确
g、语言要精确
B、对材料主要内容概括的技巧
a、删繁优简法
b、段落分层法
c、分类列举法
C、概括主要问题的技巧
a、由表及里法
b、逐层深入联想法
D、概括分析主要观点的技巧(分析观点)
a、概括相同点
b、概括不同点
c、找出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
d、通过时代背景分析观点
e、客观公正、不带偏见
第四讲申论考试提出方案能力训练
一、对“提出方案”的认识
(一)地位: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
(二)基本要求:
1、紧扣主要问题,突出重点
2、合情、合理、合法——“一定之规”
3、有针对性、可行性(可操作性)
4、“质优价廉”
5、应只在指定的身份立场(岗位)上说话
(三)基本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
1、因果分析(普遍联系)
2、抓主要矛盾
3、抓特殊性
二、提出方案的步骤
(一)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二)确定目标
(三)对症下药
(四)表述方案(对策)
三、注意事项:
(一)强化身份感(个人定位)
(二)具体可操作性
(三)力求方案最优
(四)方案要合情、合理、合法
(五)主次分明、注意重点突出
第五讲“申考”对策分析能力
一、概述:
(一)含义:对给定材料中的某个问题提出
的几项解决对策的正确与否作出判断分
析。
(二)特点:
1、建立在材料中所提到的问题的正确分
析基础之上。
2、既考查考生对给定材料的分析能力,
又考查考生对材料之外的理论,法律政策
的记忆,掌握应用能力。
(三)、类型
1、形式上:
①对策混淆型:把相关对策混淆在一起,
既要分析A,也要分析B。
②对策比较型:把各个类似相近或相反的对策并列出来,要求找出相似性或相异性(合理、不合理)
③观点解释型:寻找理论原理,联系实际
得出意义(启示)
④条件辨析型:对命题成立所需条件的考查
⑤对策引申型:寻找与实现相应政策的相关的其他措施和其他因素
⑥模拟行政型:(行政职业能力的考查,公文的写作应用)
2、内容上:
①观点正确
②观点错误,以偏概全
③对错交叉
二、方法与技巧
1、方法
A、认真审题
B、发现问题
a、评论
b、判别
c、考查合理、合情、合法
d、考查针对性、可行性
C、分析问题
a、确定目标(是违背实际还是违背
理论、法律、政策)
b、分辨错误形式、前提、结论
c、分析错误的原因
2、技巧:
A、注意限制性要求(材料限制、
指令性限制、字数限制)
B、考察对策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C、择优选择
D、符合“身份”要求
E、正确论述(论点、论据、论证)
第六讲申论考试论述问题能力训练
一、概述
1、含义:在透彻理解给定材料的基础上,
针对所给定材料,结合现实,阐述自己的
观点和理解。
2、地位:考查考生能力的综合体现的要
环节。
3、一般形式:
A、引申论述:以某一事物、事件作为由
头,引起对相关事物的议论,并得出结论。
B、论辩型论述(驳论):对反面意见进行
辩论,确定自己的观点。
C、评述型论述:在述说的基础上进行分
析评述,述评结合,述事评理,就是论理。
D、析理型论述:从提供的材料中辨析出深寓的道理。
二、基本方法技巧要求
1、选好立足点
A、有针对性(强)——给定材料为前提
B、新颖性(论题、论据、角度)
C、准确性(理论、判断、语言等)
D、前瞻性(敏锐、遇见、洞察力)
2、布好全篇局:
A、主题明确——总论点
B、结构完整——引论、本论、结论
C、要素齐全——论点、论据、论证
D、层次清楚——逻辑性强
E、表述规范——准确、清晰、流畅、生
动、简洁
3、奏好三部曲:
A、列好提纲
B、拟好题目(需自拟的)
C、写好文章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以上信息来源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