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犯罪记录查询(政审犯罪记录指什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公务员考试犯罪记录查询,以及政审犯罪记录指什么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公务员考试犯罪记录查询(政审犯罪记录指什么)

本文目录

公务员考试犯罪记录查询(政审犯罪记录指什么)

  1. 政审犯罪记录指什么
  2. 全国公务员考试 违规 怎么查询 处理结果
  3. 怎么查询一个人有没有犯罪记录
  4. 查政审父母无犯罪记录怎么查
  5. 公务员查询社会信用记录都查什么

政审犯罪记录指什么

是指审查考生的直系亲属是否有刑事犯罪记录,如果直系亲属有刑事犯罪记录的,则孩子公务员政审不通过。

公务员考试犯罪记录查询(政审犯罪记录指什么)

一、什么是案底?

案底就是前科,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

通俗的讲,“案底”就是一个人违法犯罪的记录,严格意义上仅指刑事犯罪记录。经过法院审判定罪的罪犯,包括免除刑事处罚的情形和宣告缓刑,注意拘役和管制也是会有案底的。

嫖娼、吸毒等行政处罚不会留有案底,一般治安处罚是没有案底的,但是会有记录存档。总之就是有刑事犯罪的就有案底。相对不起诉不会留案底。根据法律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二、有案底会有什么影响?

1、目前没有前科消除制度,一旦留下了案底,将伴随当事人终生。

但上述前科记录不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只有司法机关或者律师在办理刑事案件时,报请有权机关审批后,记录才对外提供。不对普通单位或个人提供查询业务。

2、案底是一个人刑事犯罪记录。刑事案底不会影响三代人,但会对直系子女今后的政审造成影响,影响子女参加公务员考试、征兵、银行、国企、事业单位、军校和警校等的政审。

如果报考特殊岗位,如警察等相关岗位则需要三代以内近亲属无犯罪记录证明。

三、政审是什么?

政审即公务员政治审查,要考察考生本人思想进步、品德优良、作风正派,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法制观念。

触犯刑律被免予刑事处罚的;

受过刑事处罚、劳动教养的;

有配偶、直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或正在服刑的;

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徒刑且正在服刑的;

直系亲属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危害国家安全罪等情形的,政治审查都不合格。

父母有案底对孩子考普通类大学没有影响。但如果孩子考的是警校、军事院校,政审无法通过。

继父母判刑不会影响子女。因为不是直系亲属,直系亲属,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如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

父亲坐牢离异跟母亲对入党还是有影响的。因为父亲毕竟是孩子的直系亲属。

四、政审审核亲属范围

从事不同的工作政审审核的范围也不一样。有些只查自身,如果有刑事犯罪案底或者是有行政处罚记录都会对政审产生影响。有些特殊的职位会查三代以内近亲属有无犯罪记录。

1、包括父母亲、配偶、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叔叔、姑姑、舅、姨、公婆。

2、公务员政审主要涉及政审对象家庭主要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姓名、准确出生时间、工作单位或住址(所属村、社区、街道名称)、政治面貌,主要包括父母亲、配偶、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叔叔、姑姑、舅、姨、公婆。

3、还需要政审对象父母亲、配偶、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叔叔、姑姑、舅姨、公婆所在单位、村、社区、街道出具现实表现证明材料及所在地派出所的政审材料(非警察类只需开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即可)。

4、军队院校政审仅限于直系亲属、关系密切的旁系亲属或其他直接抚养者,公安院校政审限于直系亲属和关系密切的旁系亲属,招警政审限于直系血亲和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公务员政审限于直系血亲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征兵政审则限于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全国公务员考试 违规 怎么查询 处理结果

1.在报名环节,哪些情形属于违纪违规行为?会受到什么处理?

报考者提供的涉及报考资格的申请材料或信息不实的,由招录机关或者公务员主管部门取消其本次报考资格。

报考者恶意注册报名信息,扰乱报名秩序或者伪造学历证明及其他有关证件骗取考试资格的,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给予其取消本次报考资格且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

2.报考者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有违纪违规行为的,有几种处理方式?

公务员录用考试中有违纪违规行为的,有以下三类处理方式:一是取消本次报考资格、该科目(场次)成绩无效、不予录用;二是取消本次报考资格且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三是取消本次考试资格且终身不得报考公务员等。

另外,报考者在录用过程中的其他违纪违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涉及报考资格的申请材料或者信息不实”是如何界定的?

报考者提供的申请材料,如果涉及报考资格的内容不属实,比如年龄、政治面貌、学历、专业、基层工作经历、奖惩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者有隐瞒情况,就属于涉及报考资格的申请材料或者信息不实。

按照规定要求,报考者提供的涉及报考资格的申请材料或者信息,应当真实、准确,没有隐瞒。

4.“恶意注册报名信息”是如何界定的?

恶意注册报名信息,一般指报考者编造、伪造身份信息或盗用他人身份信息等手段进行注册报名的,影响他人报考或造成报名人数虚假,扰乱报名秩序的行为。

5.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和处理有什么依据?

2009年11月9日,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部长令,公布了《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报考者、录用工作人员在公务员录用考试及相关环节中有违纪违规行为的,依据本办法进行认定与处理。

6.在考试过程中,哪些情形属于一般违纪违规行为?会收到什么处理?

在考试过程中,以下行为属于一般违纪违规行为:

(一)将规定以外的物品带入考场且未按要求放在指定位置的;

(二)未在指定座位参加考试,或者未经工作人员允许擅自离开座位或者考场的;

(三)不按规定填写(填涂)本人信息的;

(四)未用规定的答题用笔作答的;

(五)故意损毁试卷、答题纸、答题卡,或者将试卷、答题纸、答题卡带出考场的;

(六)在答卷(答题卡)上做特殊标记的;

(七)其他一般违纪违规行为。

报考者在考试过程中有上述行为之一,当场发现经警告仍不改正的,由公务员考试工作人员责令其离开考场,该科目(场次)考试成绩无效;事后发现的,由公务员考试机构或者招录机关给予其该科目(场次)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

7.“将规定以外的物品带入考场且未按要求放在指定位置”是如何界定的?

规定以外的物品一般包括:与考试有关的文字材料,如书籍、笔记、练习册、草稿纸或纸条等物品。报考者将这些物品带入考场且没有按照要求放在指定位置上,比如,将书籍带入考场并且放在考场座位的抽屉内等,属于一般违纪违规行为。

按照规定要求,报考者除携带身份证、准考证、文具外,其他物品最好一律不带入考场。如果带入考场,报考者应按照考场规则和监考要求将这些物品放在指定的位置。

8.未在指定座位参加考试,或者未经工作人员允许擅自离开座位或者考场。是如何界定的?

未在指定座位参加考试,或者未经工作人员允许擅自离开座位或者考场的,一般指考试时报考者没有按照“准考证号”或“座位号”坐在规定的位置,而是坐在其他考生的座位上参加考试的;或者报考者没有经过工作人员允许,就擅自离开座位或者考场。

按照规定要求,报考者要根据准考证号上的信息,正确到达考场,坐在指定的座位上参加考试,不要走错考场,不要坐在别人的座位上参加考试;不能提前交卷,未经工作人员允许,不要擅自离开座位或者考场。

9.“不按规定填写(填涂)本人信息”是如何界定的?

不按规定填写(填涂)本人信息,一般指报考者没有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上填写(填涂)本人信息,或者在规定的位置上没有正确填写(填涂)本人信息。

10.“未按规定的答题用笔作答”是如何界定的?

公务员录用考试一般有规定的答题用笔,这在考试大纲或试卷上都会予以明确,比如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时,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参加申论考试时,使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作答。不按规定的要求作答,比如报考者使用红色签字笔作答的,就视为未按规定的答题用笔作答。

11.“在答卷(答题卡)上做特殊标记”是如何界定的?

在答卷(答题卡)上做特殊标记,一般指报考者在非指定位置或答题内容中,做出与考试无关的各种记号或信息等,比如在答题内容中写上自已的名字等。

12.在考试过程中,哪些情形属于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会受到什么处理?

在考试过程中,以下行为属于严重违纪违规行为:

(一)抄袭、协助抄袭的;

(二)持假证件参加考试的;

(三)使用禁止自带的通讯设备或者具有计算、存储功能电子设备的;

(四)其他严重违纪违规行为。

报考者在考试过程中有上述行为之一的,由公务员考试机构或者招录机关给予其取消本次考试资格的处理,并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给予其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

13.抄袭、“协助抄袭”是如何界定的?

抄袭的方式包括:对他人的答题信息进行抄袭,对与考试有关的材料进行抄袭。

协助抄袭的方式包括:传递纸条、书籍、笔记、试卷、答卷或答题卡、草稿纸或有意识协助他人查看试卷答案等行为。

14.“持假证件参加考试”是如何界定的?

持伪造、变造的身份证、护照等证件参加考试,视为持假证件参加考试。

15.通讯设备,具有计算、存储功能电子设备一般指哪些用品?

通讯设备通常包括手机、寻呼机等。具有计算、存储功能电子设备通常包括计算器等。

16.考试期间,哪些行为属于手机使用的情形?报考者使用手机,会受到什么处理?

界定为“手机使用”的各种情形包括:一是携带身上并开机;二是未放在指定位置上,手机铃音响、闹铃响或手机振动;三是携带手机当做钟表或其他功能使用的;四是拿出手机看、接收或发送信息等;五是拿出手机并开机;六是其他监考人员明确记录为“使用”或事后核实为使用的。

报考者使用手机,适用《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第七条第(三)款“使用禁止自带的通讯设备或者具有计算、存储功能电子设备的”,即由公务员考试机构或者招录机关给予其取消本次考试资格的处理,并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给予其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

17.报考者携带手机但未使用,会受到什么处理?

报考者携带手机,但未使用手机,适用《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第六条(一)款“将规定以外的物品带入考场且未按要求放在指定位置的”。报考者有此行为的,当场发现经警告仍不改正的,由公务员考试工作人员责令其离开考场,该科目(场次)考试成绩无效;事后发现的,由公务员考试机构或者招录机关给予其该科目(场次)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

18.报考者有哪些情形的,会受到取消本次考试资格且终身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

报考者有下列三种情形之一的,会受到取消本次考试资格且终身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一是经查实认定为串通作弊或者有组织作弊的;二是由他人替考或者冒名顶替他人参加考试的;三是其他情节特别严重、影响恶劣的违纪违规行为。

19.如何认定报考者是串通作弊或者有组织作弊?

认定报考者是否属于串通作弊或者有组织作弊行为,目前有三种方式:一是现场考试监考人员发现报考者携带手机,并被查实手机内有关于本次考试答案或文字信息等行为;二是现场考试监考人员发现报考者携带或使用形似尺子、橡皮、手表、耳机(塞)、签字笔等专用摄像、无线接收或传送仪器的;三是通过技术甄别确定的。

20.如何认定报考者是冒名顶替他人参加考试的?

报考者在笔试试卷上填写他人的准考证号或者姓名,坐到他人的座位上答题,代替他人参加笔试或面试等行为,视为报考者是冒名顶替他人参加考试的。

21.在考察环节中,哪些情形属于违纪违规行为?会受到什么处理?

报考者在考察过程中有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或有其他妨碍考察工作正常进行行为的,由招录机关给予其不予录用的处理;情节严重的,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给予其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

22.在体检环节中,哪些情形属于违纪违规行为?会受到什么处理?

报考者在体检过程中有意隐瞒影响录用的疾病或者病史的,由招录机关给予其不予录用的处理。

报考者在体检过程中有串通体检工作人员作弊或者请他人顶替体检以及交换、替换化验样本等作弊行为的,体检结果无效,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给予其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

23.事后发现的违纪违规行为,甚至已经被录用为公务员的。如何进行处理?

事后发现的违纪违规行为,包括已经被录用为公务员的,也要进行认定与处理。在试用期间查明报考者有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所列违纪违规行为的,由招录机关或者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取消录用并按照办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其相应的处理。任职定级后查明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其相应的处分。

24.违纪违规人员对处理结果有异议,能够进行申诉吗?

报考者对所认定的违纪违规事实有异议的,可以向作出处理的机关

(机构)进行陈述和申辩。报考者在试用期间查明违纪违规行为并受到取消录用处理的,可以依照公务员法等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或者提出申诉。

录用工作人员对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决定不服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人员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或者申诉。考试机构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25.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受到了违纪违规处理,还能再报考公务员吗?

报考者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受到了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和终身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将在一定期限内不得报考公务员。

26.参加某省公务员录用考试时受到了违纪违规处理,还能参加其他公务员录用考试吗?

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即时汇总形成全国统一的违纪违规信息库,并共享给各地公务员主管部门。因此,报考者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受到5年或终身不得报考处理并且尚在处分期的,不能参加申央和其他省的公务员录用考试。

27.有考生受到了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6年后他能报考公务员吗?对于录用为公务员会有不良影响吗?

报考者受到了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6年后他能报考公务员。但是,根据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务员录用报考者诚信档案库,档案库中会如实记录考生曾经违纪违规的行为及受到的处理。也就是说,这位考生受到了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6年后他报考公务员时,他所报考的单位能够看到这位考生曾经在6年前受到处理的记录。

28.什么是公务员录用报考者诚信档案库?

公务员录用报考者诚信档案库包括两种性质的信息库,一是适用于《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受到违纪违规处理的报考者信息;二是报考者其他不诚信的行为,比如已进人面试人员名单,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告知用人单位,临时不来参加考试的人员,就纳入这一部分信息库。两部分信息库构成公务员录用报考者诚信档案库。

怎么查询一个人有没有犯罪记录

操作手机:华为mate30

操作软件:HarmonyOS2.0.0

操作平台:支付宝10.2.86

查别人有没有犯罪记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支付宝,进入公安一网通办。

2、在公安一网通办页面中找到办事指南。

3、找到犯罪记录证明,就能查一个人是否有犯罪记录。

有犯罪记录会造成的影响:

1、会影响到自身和子女的参加公务员考试、征兵等的政审。

2、对于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3、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

4、犯罪分子留有案底会影响到自身和子女的参加公务员考试、征兵等的政审。但对于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

查政审父母无犯罪记录怎么查

有网审,用数字证书查;有面审,工作人员亲自去调;有函审,给有关单位发函。公务员考试的政审通常分ABC三个档,不同地方、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级别的单位岗位,具体实际操作也不一样。而且实践中一般是三轮审查,第一轮一般是让你自己提供直系亲属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如果你本人或者直系亲属有不良记录的话,那么在开取无犯罪记录证明的时候当地公安机关会在无犯罪记录证明上留下备注!这个备注才是决定你能不能通过政审的关键!打个比方,如果小明的父亲大明有盗窃罪案底,那么小明在去开大明的无犯罪记录证明的时候,大明的无犯罪记录证明上会有这样的备注:被考察人小明的父亲大明,于2021年1月1日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于2022年1月1日出狱,未处于服刑期,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人任何违法乱纪现象,特此证明。你会拿着这个带有你直系亲属明确罪名和是否出狱备注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去单位政审,这个无犯罪记录证明上的备注,会写明直系亲属的罪名和是否出狱,才是真正决定你能不能通过政审的关键

另外,第三档的政审工作,一般都是不怎么看父母直系亲属的犯罪记录。

公务员查询社会信用记录都查什么

法律分析:

个人的征信情况是会影响到考公务员的。公务员考试最后一个环节是政审,在查询征信的时候,如果用户征信良好,且没有违法犯罪的记录,那么基本上就通过了。而用户征信不良,有大量的贷款、信用卡逾期记录,会直接影响到政审的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三条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十八周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忠于宪法,模范遵守、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二)忠于国家,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三)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四)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五)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法治,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

(七)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上信息来源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提交报名同学/家长:允许择校老师帮您择校调剂,同意《隐私保障》条例,并允许推荐给更多服务商为您提供服务!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2sou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