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公务员考试每天看多少书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2018年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一天要练多好题才算合理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公务员考试每天看多少书和2018年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一天要练多好题才算合理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考公务员需要买哪几本书
考公务员需要买的书: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宝典、万能宝典。

一、国家公务员。
一整套的话包括:教材2本,历年真题2本,同步测评2本,预测卷2本。1.教材是严格按照国考大纲要求编制的,能够解决备考出现的各种理论知识点问题。
1、历年真题,里面全是往年国考的真题,带有很深入的解析,也有知识技巧的全面拓展。
2、同步测评它是先基础测评后。单元测评,先找准自身定位,在检验学习效果。
3、预测卷里面包含行测9套模拟预测卷和申论15套模拟预测卷,带有详细解析,重点难点有标注有说明。总之这本书非常不错。
二、申论范文宝典
全套两册包括:申论范文宝典和申论素材宝典,主攻申论。
1、从党政党刊中提炼素材,深入解析10大热点,让你学会提炼素材得分技巧。
2、汇集时政热词,讲话金句,热点案例,公文常用词汇等,让你活学活用,下笔有神。
3、包含23篇官样范文,10篇真题范文,28篇公文范文,4类作答模板,教你如何写出考场一类文。
4、4大类范文作答模板,活用模板拿高分。
三、万能宝典
一套是有五册。
1、覆盖全,紧贴考纲,内容扎实,深度剖析考点,全方位打磨你的基础。
2、讲解透,名师根据多年的经验编制的解析。
3、习题精,里面的习题包括,模拟题,高频题,各种题型。
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具有良好的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招考职位要求有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工作经历的,是指报考人员为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四类人员。
现役军人、试用期内的公务员、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公务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名。报考人员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考职位。
公务员考试一共几本书都是那些
下面就是考试的内容需要根据考试内容准备,就考下面这两科
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下面有这个类型的资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资料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言语表达等方面。
2.《申论》:下面有这个类型的资源
申论考察的是从事机关单位所具备的基本能力。
公务员省考国考资源汇总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GHO9x7x-bDAq1gRsZOCQA?pwd=2D72提取码:2D74
资源包含:省考和国考公务员的各类学习资料,多种网课机构学习资源,历届真题、考前冲刺、行政能力测试、资料分析、公共基础、综合写作、常识、理论知识、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申论、时政、真题资料、面试等等国/省公务员考试学习资料汇总。
公务员考试要看哪些书呢
公务员考试分为国家和地方公务员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国家公务员笔试科目有两门,申论和行政能力测试,有些还需要专业知识考试,地方的除了江苏省其他跟国家考试科目是一样的,江苏省的比较复杂些,分A,B,C类,B,C类和国家考试科目是一样的,A类是三门还有公共基础
公务员考试一般需要复习多久只随便看看书只做题可以吗
您好,中政行测和中政申论备考平台为您解答!
公务员考试的复习时间,要看你怎么复习,和自己对公务员考试题型的熟练程度,一般的周期是2-3个月!
公务员考试的复习随随便便的看书做做习题那当然是不可以的,我们需要系统的展开复习,可以先系统性地看看书,了解基础知识点、方法和技巧后,再针对自己的薄弱题型着重训练、突破。科学的复习备考方案,最好将看书、听课、练习结合起来,坚持突破。申论和行测并不是考查深奥的专业知识,关键在于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平时多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提升自己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想多练,注意及时总结归纳自己的学习情况。
如仍有疑问,欢迎向"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和"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提问,我们会及时解答。
2018年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一天要练多好题才算合理
大部分时候“题海战术”都被作为一个消极的东西为人所诟病。但是,我认为这四个字放在行测练习里面非常适合,行测整个内容就是五个模块130道题(这里以市地级试卷为例),只要我们反复咀嚼,就能品味到其中的精髓。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想必大家均耳熟能详,王献之练完了18缸水,终成一代书法大家。这水,就是我们的题海!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练!练!练!练到最后,你会发现,在做题的时候,你可能不知道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但是你依然会选择,而且这个答案就是对的。这就是手感和题感的作用。
我们第一次刚做试卷时,虽不是正式考试,但亦会觉得很紧张,可想而知我们如果平时练得少的话,正式考试会成什么样子。因此,第一就是练心态,“走过的路多了,就自然而然不慌张了”。
承接上面的那句话,“走过的路多了,就自然而然知道往哪儿走了”。比如说图形推理,我们刚做的时候根本无从下手,做多了就会发现,这个是角,那个是线,有的是左右对称,有的是笔画奇偶等等。手感很重要,手感来了,你可能一看见这道题,你就知道这是什么类型,四个答案里最该选什么。
最重要的就是练速度了,我们都知道,行测130道题,120分钟,每道题平均下来是55.38秒,不足一分钟,再刨去我们读题审题和涂卡的时间,所剩时间很短。因此,速度对我们很重要,很多人会因为时间不够做不完题,我觉得题做错还好,最遗憾的是没有时间做而白白浪费机会。可能刚开始做的时候,两个小时你会剩下20道题,但是练多了之后,慢慢地,你就会只剩下10道题,随之逐渐递减。做得多了,速度自然而然提起来了。
1.常识判断(10分钟)
常识判断是考察咱们自从上学开始到现在,各个方面知识的积累,因此,这一部分只能看咱们平时的知识基础和做模拟题时积累的一些题目。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需要在此浪费过多时间。因为每个答案都会给出具体的分析,为什么选?为什么不选?因此我们只需要做完后多看答案,多多积累一些知识,以求在国考中如果遇见这些曾经做过的题,我们可以把分数拿到手中,让我们曾经做过的这些题目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2.言语理解(30分钟)
言语理解是对我们语言表达综合能力和文字词语基本功底的检验。这一部分大家在做题的时候,除了认真细致以外,选词的题注意多看答案,做对的题也要学会看一下其他三个词语答案,记住另外三个词语答案的词性、意思、用法,积少成多,这样才能迅速增加我们的词汇量,扩容我们的词语储备。我个人认为,做这一部分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的语感,在国考中出现的词语,咱们大部分都能在平时的模拟中遇到。在做另外20道归纳的言语理解时,我认为要找准关键词,例如“说明了什么”“提示我们”“最核心”等等,每个关键词所要求的答案风格并不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多多总结,总结出每一个问句关键词所对应的答案风格类型,这样我们就学会有的放矢,问题要什么咱们选什么。
3.判断推理(30分钟)
这一部分分成了四个部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除了一些常用的方法,大家在这个阶段要注意训练自己的薄弱项。比如说有些人感到图形推理很棘手,那就再去看看课本,看看自己做错的题,多找些这方面的题集中突击一下,让自己掌握都有哪些比较常见的类型,使自己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较快的突破。其他三部分亦是如此。然后,我们在做这一模块时,要注意做题顺序,大家都知道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就会事半功倍。每个人在判断推理这一模块的四个部分里面,所擅长的部分都不一样,我们就先做自己擅长的那一部分,做自己最有把握的那一部分。这样在我们做完言语理解有可能懵圈的时候,转做判断推理这一大模块,就能够有一个思维非常清楚的开始,才不至于陷入手忙脚乱中。
4.资料分析(30分钟)
很多人在面对这个模块时会陷入一个误区,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认为这个太过麻烦,对这20道题都会有多多少少有些抵触情绪。其实,静下心来,我们可以仔细琢磨琢磨行测这五大模块,你会发现资料分析是唯一认真做就能够做出来并且能够做对的部分,而且分值也比较高,但就是有些麻烦。所以在这一部分,我们要让自己沉下心来,让自己不怕麻烦,戒骄戒躁。总而言之一句话,快乐地去做这20道题,让自己享受这个这个计算的过程。另外,大家在计算时,最好养成一个习惯,同一道题的5道小题,尽量在草稿纸的一个区域来运算,因为很多题的计算可能要用到上面一些题的计算结果,这样就方便我们更快更准地找到这些。
5.数学运算(20分钟)
当你做一套稍微有些难度的题时,做完前面的四个部分,你会发现可能只剩下十分钟左右来做数学了。因此,我把数学时间列为机动时间,无论剩下多少时间,对于数学都是恰当的。大家都知道,数学这十道题(仍以市地级一下为例),你全部做完可能需要半个小时乃至更多的时间,而且还不一定能做对,这是一个亏本的买卖,所以最好把数学放在最后。这部分题在练习时就只做自己有兴趣的、有把握的,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正确率,而且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感觉做不出来就赶快做下一题。当你做出几道题时,时间就差不多了,这时候就要“猜”了,“猜”也是一门技术。我大体是这样“猜”的,看一下自己做出来的答案,如果ABCD均有涉及,BC哪个出现得比较少,没做出的就全猜那一个(因为BC答案出现的几率最高)。当然,如果你做出来的答案,ABCD中有一个答案根本没出现,那么就选那一个没出现的。当然以上这只是华图教育小邹老师的一点小看法,并不是每次都准确,还是仅供大家参考,具体要大家自主决定哦。
关于公务员考试每天看多少书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