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奥数规律总结(公务员考试中的数学运算题目就等于奥数题么)


大家好,公务员考试奥数规律总结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公务员考试中的数学运算题目就等于奥数题么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公务员考试奥数规律总结和公务员考试中的数学运算题目就等于奥数题么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公务员考试奥数规律总结(公务员考试中的数学运算题目就等于奥数题么)

本文目录

公务员考试奥数规律总结(公务员考试中的数学运算题目就等于奥数题么)

  1. 公务员考试时行政的答题顺序该怎么安排最好
  2. 公务员考试考几年级的奥数
  3. 公务员考试数学是什么水准的
  4. 公务员考试中的数学运算题目就等于奥数题么
  5. 公务员考试 数量关系 怎么提高

公务员考试时行政的答题顺序该怎么安排最好

您好

公务员考试奥数规律总结(公务员考试中的数学运算题目就等于奥数题么)

以下是我个人建议的答题顺序,并附上各模块的备考策略:

第一,常识判断。该模块考查的内容非常多而杂,上天入地无所不考,很难在短时间内有一个明显的提高,所以从复习的性价比这个角度来说,不建议大家放过多的精力在这个模块,它更多的是靠我们日常的积累,当然,如果精力允许,有一些像历史、文化等除了时事政治以外变化较小的内容,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每天的坚持学习来得到一定提高的,比如每天拿出半小时左右的时间阅读一下常识手册,即使考试没有用到,也全当是丰富我们自己的学识了。另外提醒一点,通常监考老师会提前5-10分钟发放卷纸,而且会强调打铃之前不允许答题,这个时候我们完全可以不动笔计算,只用眼睛看,把试卷的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快速扫一遍,会的直接选,不会的也不必纠结随便选一个即可,这样争取在打铃之前或者打铃后5分钟之内把常识搞定。题目举例如下:

【例1】早在400年前,西班牙等国商人就将中国的丝绸以及茶树、柑橘等农作物运往拉丁美洲,又将一些农作物从拉丁美洲引入中国,形成了一条横跨太平洋的“海上丝绸之路”。请问以下哪些农作物不是从拉丁美洲引入中国的?

A.玉米 B.红薯

C.花生 D.水稻

解析:D。【历史-古代史】

玉米、红薯、花生均原产美洲,在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水稻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农作物之一,在河姆渡遗址中有发现,是我国最早的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故选D项。

第二,资料分析。该模块可以说是行测科目里面技巧性最强的一个模块,如果方法正确,20道资料分析题应该在25-30分钟之内完成(不放弃每篇资料的最后一道综合题),同时,资料分析又是行测科目里面唯一可以拿满分(准确率至少保证90%)的模块,并且分值较高,所以从作答顺序上来讲,也不建议按试卷顺序把其放在最后,应该适当提前,从而保证有充足的时间高质量完成该模块,总而言之,在备考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资料分析的重要性,建议坚持每天做一套资料分析保持手感,切不可懈怠。题目举例如下:

【例2】2016年,广东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四万亿元。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2578.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8%,增幅高于同期GDP增幅0.3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幅比同期GDP第二产业增幅高3个百分点。

请问:2016年广东民营经济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相比2015年大约:

A.提高了0.1个百分点 B.降低了0.1个百分点

C.提高了0.2个百分点 D.降低了0.2个百分点

解析:B。【比重题型-两期比重差计算】

根据题干所求“2016年……的比重相比2015年”,可判定此题为两期比重比较问题。定位文字材料可得,整体量:民营经济增加值B为42578.76亿元,增速b为7.8%,定位表格可得,部分量:第三产业增加值A为21641.58亿元,增速a为7.6%。根据两期比重差公式:

且a<b,因此比重下降,排除A、C,a-b=7.6%-7.8%=-0.2%,根据技巧,结果一定小于它本身,故正确答案为B。

第三,判断推理+言语理解。判断推理和言语理解是行测科目中题量最大的两个模块,也是行测拿分的主力军所在,而且这两个模块都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的,所以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这两个模块,准确率要保证至少80%。很多同学觉得判断和言语这种文字题根本摸不到头脑,看哪个选项都对,基于此才更建议大家跟着老师系统学习,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技巧,才不会在选项中纠结,因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比如判断推理的定义判断,定义说行政机关如何如何,那么选项中必然会有一个非行政机关作为主体的比如学校、比如医院等等,这就是做定义判断的关键词法;比如言语理解的片段阅读,分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那么文段重点必然在开头,四个选项除了一个正确选项以外,必然会有三个都是文段后面的解释说明部分,说得再对,也不是文段重点所在,当然就不能当选,这就是片段阅读的行文脉络法。请相信,判断和言语是除了资料分析以外,短时间内成绩提升最快的两个模块。题目举例如下:

【例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

解析:B。【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观察发现每个图形中均有形状相同的元素,且数量依次为2、3、4、5、6、?,问号处图形应该含有7个形状相同的元素。A项6个,B项7个,C项2个,D项没有形状相同的元素,只有B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

【例4】情感广告是诉诸于消费者的情绪或情感反应,传达商品带给他们的附加值或情绪满足的一种广告策略。这种情绪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可能远远超出商品本身,从而使消费者形成积极的品牌态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广告语不属于情感广告的是:

A.某品牌饮料广告语:“××可乐,中国人自己的可乐!”

B.某品牌啤酒进入东南亚市场的广告语:“好不好,家乡水。”

C.某品牌纸尿裤广告语:“宝宝天天好心情,妈妈一定更美丽。”

D.某品牌润肤露广告语:“为了肌肤柔美润舒,请使用××润肤露。”

解析:D。【判断推理-定义判断】

先找出定义关键词。“诉诸于消费者的情绪或情感反应”、“传达商品带给他们的附加值或情绪满足的一种广告策略”、“使消费者形成积极的品牌态度”。再逐一分析选项。

A项:“中国人自己的可乐”,会使消费者产生爱国的情绪满足,符合“传达商品带给他们的情绪满足”,符合定义,排除;

B项:“好不好,家乡水”,会使消费者产生怀念家乡,以家乡为自豪的情绪满足,符合“传达商品带给他们的情绪满足”,符合定义,排除;

C项:“宝宝天天好心情”,会使消费者产生孩子很舒适的情绪满足,符合“传达商品带给他们的情绪满足”,符合定义,排除;

D项:“为了肌肤柔美润舒”,没有体现出商品的附加值或者情绪满足,不符合定义,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注:做定义判断题目一定要审清题目,问的是“属于”还是“不属于”。

【例5】青衿:读书人

A.南冠:囚犯 B.浮屠:寺庙

C.春蚕:奉献 D.袍泽:官员

解析:A。【判断推理-类比推理】

青衿借指读书人,二者为比喻象征关系。

A项:南冠借指囚犯,二者为比喻象征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浮屠借指佛塔,而不是寺庙,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春蚕借指乐于奉献的人,而不是奉献,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袍泽借指军中的同事,而不是官员,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例6】甲、乙、丙三人大学毕业后选择从事各不相同的职业:教师、律师、工程师。其他同学做了如下猜测:

小李:甲是工程师,乙是教师。

小王:甲是教师,丙是工程师。

小方:甲是律师,乙是工程师。

后来证实,小李、小王和小方都只猜对了一半。那么,甲、乙、丙分别从事何种职业?

A.甲是教师,乙是律师,丙是工程师

B.甲是工程师,乙是律师,丙是教师

C.甲是律师,乙是工程师,丙是教师

D.甲是律师,乙是教师,丙是工程师

解析:D。【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选项信息充分,优先采用代入法。

将A项代入,小李两句都猜错了,排除;

将B项代入,小王和小方两句都猜错了,排除;

将C项代入,小李和小王两句都猜错了,而小方两句都猜对了,排除;

将D项代入,小李、小王和小方都只猜对了一半,符合题干要求,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例7】近些年,作为文化政策、资本扶植发展的重心,国产动画被寄予了极大期望。然而,动漫的土壤并不是随便撒些空壳烂籽就可以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守株待兔 B.坐享其成

C.不劳而获 D.以逸待劳

解析:B。【言语理解-逻辑填空】

文段指出,国产动漫并不是可以随便撒些空壳烂籽就可以成功的。B项“坐享其成”形象地描绘出撒完空壳烂籽就坐在旁边等待发芽结果最终收获的样子,符合文意。

A项“守株待兔”原比喻试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C项“不劳而获”比喻不劳动而得到成果,重在强调完全什么都不做就能够获得收益,但前文中“撒些空壳烂籽”实际上也付出了劳动,故二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

D项“以逸待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含褒义,感情色彩与文段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例8】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最不祥的预言:过多物质或能量集中在一处,终将导致空间坍塌,像魔术师的外套一样吞进万物,万事万物皆逃不脱。直到40年前霍金博士宣称颠覆了黑洞——或者可能是彻底推翻了。他的方程式表明:黑洞不会永存。一段时间之后,它们会“泄掉”,然后爆炸成辐射和微粒。但是,有一个障碍:按照霍金的估算,黑洞崩塌时散出的辐射是随机的,落入其中的万事万物的“信息”大部分将被抹掉。这违反了现代物理学的一条原则:时间是可以扭转的,黑洞里发生过的事情可以重建。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霍金发现了一条可以逃出黑洞的线索

B.黑洞终将“泄掉”,然后爆炸成辐射和微粒

C.霍金的研究结果彻底推翻了关于黑洞的预言

D.霍金破除了黑洞永存的预言却提出了新的挑战

解析:D。【言语理解-片段阅读】

文段首句对爱因斯坦提出的“黑洞”概念进行了解释,并指出其危险性。随后霍金宣布了“颠覆”黑洞理论的研究,指出“黑洞”并不会永存。后利用转折词“但是”,指出霍金理论中存在一个“障碍”,尾句对其进行具体解释。故文段重点在转折之后,强调了霍金的研究会颠覆“黑洞”理论,但本身也存在障碍,对应D项。

A项,“逃出黑洞的线索”对应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B项,“黑洞终将‘泄掉’”对应转折之前解释说明部分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C项,转折之后指出霍金理论存在“障碍”,故“彻底推翻”过于绝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第四,数量关系。该模块题目多取自小学奥数或者中学数学,原则上来讲,题目本身难度并不大,如果做个1小时或者2小时,基本都能做对,但尴尬的是行测考试时间有限,120分钟需要做完120道甚至130多道题,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数量关系相比其他模块就显得稍微困难一些,但我们也有应对的办法。首先,行测考试都是客观题,正确答案就在四个选项之中,很多时候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去正面求解,而是可以运用一些方法技巧去验证一下,排除掉错误的选项从而直接锁定正确答案,这样就能大大缩短解题时间;其次,各个考点涉及到一个考频的问题,有的考点几乎逢考必考,而有的考点隔几年才考一次,那么我们在备考的时候就要优先选择去复习那些考频非常高且解题思路非常固定的考点,这样备考效率才会最高;最后,从答题顺序上来说,数量关系按试卷的印刷顺序是排在中间,如果按试卷顺序作答,后面非常重要的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就会答得非常紧张从而失分严重,因此在实际考试过程中,我们建议考生将数量关系放在最后,在最后的10-15分钟之内,把课上老师重点强调的那些必须拿分的题搞定,剩下的就看人品拼运气了,通常来说,如果其他模块都复习到位的话,数量关系按照这样的套路争取达到50%-70%的准确率,行测75+基本没问题。题目举例如下:

【例9】甲、乙两个仓库共有货物102吨。如果从甲仓库调出3吨到乙仓库,那么甲仓库的货物正好是乙仓库的2倍。则甲仓库原有货物()吨?

A.31 B.37

C.70 D.71

解析:D。【数学运算-代入排除】

根据“如果从甲仓库调出3吨到乙仓库,那么甲仓库的货物正好是乙仓库的2倍”可知甲仓库货物大于乙仓库即甲仓库货物大于102÷2=51,排除AB。并且甲仓库货物减3是偶数,只有D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D。

【蒙题大法】已知甲乙两仓库共有货物102吨,恰好选项A+D=102,猜测一个是甲仓库一个是乙仓库,又可推断甲>乙,蒙D。

最后,祝你一切顺利,早日成公!

公务员考试考几年级的奥数

公务员考试考五年级的奥数。公务员考试有小学奥数题,一般就是五年级左右的深度。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相关义务的公职人员。

公务员考试数学是什么水准的

呵呵,根据我的经验来说的。还得看地方性。一般来说省考的数学相关的题目(包括数字推理,图形推理,应用题,逻辑)的难度仅相当于小学奥数。

国考的数学方面的难度相当于初中和很少很少的高中数学。(貌似高中涉及到的就排列组合问题)

但是北京上海两个地方的应用题和逻辑演绎题真TM的太变态了,完全就是折磨人,N多题都可以说折磨死人,拿同事的话来说相当于三星智力快车(不过还好的虽然变态,但一般只有5个应用题。国考或其他省的一般10或15个应用题。上海北京的演绎逻辑题流行MBA试题,很是头疼。)

如果你闲的没事做可以试试上海北京的题,如果没那兴趣就算了。

来几道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也不难的题你看看。

(1)12个盘子,每次翻转7个,多少次全部翻转过来。假如每次翻5个又是多少次

(2)某商场进行促销活动,游戏规则如下:

顾客无论消费多少金额,都可以参加游戏

同时掷六粒骰子,若六个数字都一样则为1等奖。例如444444, 111111

若有两种数字则为2等奖,例如133333, 663333, 222333

若有三种数字则为3等奖,例如1233333,444566

请问中1,2,3等奖的概率分别是多少(真题是问2等奖的概率)

(3)8个相同的球放进3个相同的盒子里,每盒至少一个,有几种方法

8个相同的球放进3个不同的盒子里,每盒至少一个,有几种方法

8个不同的球放进3个不同的盒子里,每盒至少一个,有几种方法

8个不同的球放进3个相同的盒子里,每盒至少一个,有几种方法

8个相同的球放进3个相同的盒子里,有几种方法

8个相同的球放进3个不同的盒子里,有几种方法

8个不同的球放进3个不同的盒子里,有几种方法

8个不同的球放进3个相同的盒子里,有几种方法(这个是真题出现过,但万一变成其他7个其中之一,我看你怎么办)

(4)只要甲被录取,乙就不被录取.2.只要乙不被录取,甲就被录取.3.甲被录取.

已知这三个判断一真两假,由此可见:

A.甲乙都被录取

B.甲乙都未被录取

C.甲被录取,乙未被录取

D.甲未被录取,乙被录取

(5)12.羊和狼在一起时,狼要吃掉羊,所以关于羊及狼,我们规定一种运算,用符号△表示羊△羊=羊;羊△狼=狼;狼△羊=狼;狼△狼=狼.运算意思是羊与羊在一起还是羊,狼与狼在一起还是狼,但是狼与羊在一起便只剩下狼了.

小朋友总是希望羊能战胜狼,所以我们规定另一种运算,用符号☆表示为羊☆羊=羊;羊☆狼=羊;狼☆羊=羊;狼☆狼=狼.运算意思是羊与羊在一起还是羊,狼与狼在一起还是狼,由于羊能战胜狼,当狼与羊在一起时,它便被羊赶走而只剩下羊了.

对羊或狼,可用上面规定的运算作混合运算,混合运算的法则是从左到右,括号内先算.运算的结果是羊,或是狼.求下式的结果:

羊△(狼☆羊)☆羊△(狼△狼).

公务员考试中的数学运算题目就等于奥数题么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公务员考试中的数学运算题目不等于奥数题,数学运算是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数量关系部分的一个题型。题目都是常见的,没有奥数题的难度。

2015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预计8月份发布。您可以持续关注四川中公教育为您提供的最新四川省考公告信息。

更多四川省考笔试资料相关信息,请参考:四川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公务员考试 数量关系 怎么提高

可以记忆一些常用的公式:

一、行程问题:

简单相遇/追及:

例小丽、小美、小凡三人决定各自开车自驾游从S市出发前往L市。小凡最先出发,若小美比小凡晚出发10分钟,则小美出发后40分钟追上小凡;若小丽又比小美晚出发20分钟,则小丽出发后1小时30分钟追上小凡;假设S市与L市相距足够远,且三人均匀速行驶,则小丽出发后()小时追上小美。

A.2 B.3 C.4 D.5

【中公解析】选D。根据题干信息,会发现出现频次较高词汇为“追上”,所以本题可以分解出三次追及问题,反复利用追及距离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1、小美追及小凡:追及距离=小凡先出发10分钟行进距离。

2、小丽追及小凡:追及距离=小凡较小丽提前出发30分钟所行进的距离。

3、小丽追及小美:追及距离=小美比小丽提前出发20分钟所行进距离。

进行求解即可算得t=300分钟,即5个小时,选D。

二、容斥问题:

(1)二者容斥相关公式:

例某班共有200人,现在调查大家对语数英三名授课老师的满意程度。100人对语文老师满意,80人对数学老师满意,70人对英语老师满意。有30人既对语文老师满意又对数学老师满意,有20人既对语文老师满意又对英语老师满意,有10人既对数学老师满意有对英语老师满意,还有5人对3位老师都满意,问对三位老师都不满意的有几人?

A.1 B.5 C.6 D.10

【中公解析】选B。大家在解答容斥问题的时候,要仔细阅读题目,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选择相对应的公式,进行解答即可。根据题意全集为200,其中

三、计算问题

1、等差数列:

2、等比数列:

例一次数学考试中老师给全班同学的成绩进行排名后发现,有11个同学的成绩是相同的并与其他同学的成绩刚好构成等差数列,且相同成绩的11个同学的分数刚刚好是等差数列的中项。排名第一的学生得99分,排名最后的学生得31分,已知全班总分为2015分,求全班有多少个学生?

A.25 B.27 C.29 D.31

【中公解析】选D。首先,我们要先将文字信息翻译成数学语言。根据题意,求n?根据题目中所给已知条件,我们首先先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将进行求解。根据选项,n为奇数,故。所以根据求和公式,进行代入,解得n=31。选D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总结的关于行测备考过程中数量关系部分的常用公式,数学中的公式没有死记硬背的,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的运用才好,所以大家仍然要继续努力,多做题目,从而提高做题速度及准确度。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以上信息来源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还望关注本站哦!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提交报名同学/家长:允许择校老师帮您择校调剂,同意《隐私保障》条例,并允许推荐给更多服务商为您提供服务!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2sou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