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价值分析题(面试题分类评析:综合分析能力)


大家好,公务员考试价值分析题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面试题分类评析:综合分析能力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公务员考试价值分析题和面试题分类评析:综合分析能力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公务员考试价值分析题(面试题分类评析:综合分析能力)

本文目录

公务员考试价值分析题(面试题分类评析:综合分析能力)

  1. 公务员逻辑推理题
  2. 河南公务员考试,2016年河南省考面试题型都有哪些
  3.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的测评要素
  4. 面试题分类评析:综合分析能力
  5.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模拟题

公务员逻辑推理题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公务员考试价值分析题(面试题分类评析:综合分析能力)

逻辑判断题是每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难点之一,虽然题量不大,但往往占据了考生大量的时间。事实上,解逻辑判断题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掌握了这些技巧,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对正确地解题有很大的帮助。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为考生介绍解逻辑判断题时常用的一些方法,并结合例题对各方法进行了深入讲解,希望给予考生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一、概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逻辑判断的题目分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两种题型。必然性推理题目较少,方法性较强,涉及的理论较多;可能性推理题目数量较多,难度较大,并且在近年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查力度逐渐加大。

必然性推理又叫演绎推理,是指从真前提能够必然地推出真结论的推理。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必然为真。包括:各种直言推理,三段论,联言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以及模态推理。可能性推理又叫或然性推理,是与必然性推理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前提和结论不具有蕴涵关系的推理,主要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逻辑推理常用的解题方法有文氏图法、图表法、排序法、代入法、计算法、假设法、排除法、矛盾法、反对法、抽象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寻找因果联系和寻找逻辑漏洞等。下面我们将选取最重要、实用性最强的几种方法为考生做出讲解。

二、代入法

代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常在题目信息比较繁琐或对题目的解答没有思路时,都可以用代入法。代入法在必然性推理(由前提必然推出某个结论)和可能性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没有必然的推出关系)的题目中都可使用。

1、必然性推理

在必然性推理中,当题目涉及由多个条件推出结论常用代入法,一般采用正向代入,即将选项代入题干,如果与题干相矛盾,则为假。

例题1:有人问甲、乙、丙三人的年龄。甲说:“我22岁,比乙小2岁,比丙大1岁。”乙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丙和我差3岁,丙25岁。”丙说:“我比甲年岁小,甲23岁,乙比甲大3岁。”

以上每人所说的3句话中,都有一句是故意说错的,你知道3个人的年龄到底是多大吗?()

A.甲22岁,乙25岁,丙21岁

B.甲23岁,乙22岁,丙25岁

C.甲22岁,乙23岁,丙21岁

D.甲23岁,乙25岁,丙22岁

解题分析:本题用代入法来解题比较方便。将A项代入,则甲只有一句错误,乙有两句错误,不符题意,所以A项错误;将B项代入,则甲有两句错误,不符题意,所以B项错误;将C项代入,则甲只有一句错误,而乙有两句错误,不符题意,所以C项错误;将D项代入,则甲乙丙三人各有一句错误,符合题意。

所以,正确答案是D。

2、可能性推理

在可能性推理中,解前提型题目时,有时会出现多个选项能支持题干的结论或者四个选项似乎都不是前提的情况,此时考生可通过反向代入来解题。即将选项的否定代入题干,如果无法推出题干结论,则该选项是题干论证的前提;反之,如果不影响题干结论的推出,则该选项不是题干论证的前提。

例题2:新一年的音乐颁奖典礼打破了过去只有一首最佳金曲的评选方式,而按照摇滚、爵士等几种音乐风格分别评选最佳金曲。这样可以使音乐工作者的工作得到更为公平的对待,也可以使听众和音乐爱好者对音乐的优劣有更多的发言权。

根据以上信息,这种评选方式的改变所隐含的假设是()。

A.划分音乐风格,能促进音乐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每一首歌都可以按照该划分方式进行分类,没有遗漏

C.听众和音乐爱好者都有各自喜欢的歌曲风格

D.评选方式的改变为音乐工作者提供了更多展现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解题分析:题干的论点是按照摇滚、爵士等风格分别评选最佳金曲可以使音乐工作者得到更为公平的对待。四个选项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题干,为了寻找对题干论证不可缺少的假设,我们可以将选项的反命题代入其中,如果不能得出题干中的结论,则此选项即为必需的隐含假设。B项的反命题为“不是每首歌都能以该方式进行分类”,这样就造成有些歌曲无法出现在所划分的类别中,从而无法参与最佳金曲的评价,从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因此B项是得出题干结论所必不可少的假设,而将选项A、C、D反向代入都不影响题干结论的推出,故这三个选项都不是必需的。所以,正确答案是B。

三、排除法

排除法几乎在所有选择题中通用,在逻辑判断题中也不例外,不过排除法在逻辑判断题中的应用方式与其他题型也有所不同。

1、必然性推理

在必然性推理中,如果题目中出现多个条件,可以首先排除掉与条件不符合的选项;排除法也可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使用,如可以在直接推导过程中或者使用其他方法推导的过程中,边推导边排除掉错误的选项。有些题目往往在没有推导出正确选项之前就可以将所有的错误选项排除,使用这种方法,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保证正确率。

例题1:一次聚会上,麦吉遇到了汤姆、卡尔和乔治三个人,他想知道他们三人分别是干什么的,但三人只提供了以下信息:三人中一位是律师、一位是推销员、一位是医生;乔治比医生年龄大,汤姆和推销员不同岁,推销员比卡尔年龄小。

根据上述信息麦吉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A.汤姆是律师,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医生

B.汤姆是推销员,卡尔是医生,乔治是律师

C.汤姆是医生,卡尔是律师,乔治是推销员

D.汤姆是医生,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律师

解题分析:题目中要判断三人的职业,要根据已知条件直接判断比较不易,这时采用排除法解题就比较简单。由题干中“汤姆和推销员不同岁,推销员比卡尔年龄小”两个条件可知,汤姆和卡尔都不是推销员,所以只能乔治是推销员,据此,可以排除选项A、B、D,所以我们很容易得出答案是C。所以,正确答案是C。

2、可能性推理

在可能性推理中,在寻找加强、削弱、解释、前提项时,可以首先排除掉与题干论证无关的选项;在寻找题干论证的结论时,除了排除掉无关项外,还可以排除掉与题干论证相矛盾的选项。此外,当一些选项说得过于绝对之时,往往也不是题干论证的结论,可以排除。

例题2:以保健品名义出现的核酸等“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并无多大帮助,从科学角度看,所谓人体需要补充外源核酸的说法不成立。人体缺的是营养,而核酸不可能缺。某些广告说人老了得了病,制造基因的能力会减弱,更是无稽之谈。

由此可以推出()。

A.人生病都是营养不良的结果

B.人体内的核酸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C.所有关于保健品的广告都缺乏科学依据

D.食用保健品未必能增进身体健康

解题分析:本题是结论型题目,直接使用排除法解题能减少解题时间。因为题目中没有提到生病与营养的关系,所以A项为无关选项,排除;题干中明确指出核酸不可能缺,所以B项是错误选项,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把题干讨论的内容扩大到所有保健品,显然不正确,排除。因此,可以从题干中推出的只有D项。所以,正确答案是D。

四、矛盾法

当一个题目有多句话,且告诉我们有几真几假时,可以尝试寻找矛盾关系,使用矛盾法解题。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真一假,常见的矛盾关系有以下几种:

直言命题:“所有S都是P”和“有些S不是P”;

“所有S都不是P”和“有些S是P”;

“某个S是P”和“某个S不是P”。

复言命题:“p并且q”和“非p或者非q”;

“或者p,或者q”和“非p并且非q”;

“如果p,那么q”和“p并且非q”;

“只有p,才q”和“非p并且q”。

例题: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写富家少女鲍西娅品貌双全,贵族子弟、公子王孙纷纷向她求婚。鲍西娅按照其父遗嘱,由求婚者猜盒订婚。鲍西娅有金、银、铅三个盒子,分别刻有三句话,其中只有一个盒子放有鲍西娅的肖像。求婚者中谁通过这三句话,最先猜中鲍西娅的肖像放在哪只盒子里,谁就可以娶到鲍西娅。金盒子上说:“肖像不在此盒中。”银盒子上说:“肖像在铅盒中。”铅盒子上说:“肖像不在此盒中。”

鲍西娅告诉求婚者,上述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话是真的。鲍西娅的肖像究竟放在哪一个盒子里?()

A.金盒子

B.银盒子

C.铅盒子

D.不能确定

解题分析:题目中指出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是真的,所以可以利用矛盾关系来解题。我们先找出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盒子,那么除了这两个盒子外,第三个便是说假话的盒子。题干中,银盘子说“肖像在铅盒中”,铅盒子说肖像不在铅盒中,两者构成矛盾关系,因此必有一真一假。由此可以确定剩下的金盒子的话是假的,即“肖像在金盒子中”。

所以,正确答案是A。

五、反对法

当一个题目有多句话,且告诉我们只有一真或一假,且找不到矛盾关系时,可以尝试寻找反对关系或下反对关系,使用反对法解题。互为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假,常见的反对关系有以下几种:

“所有S都是P”和“所有S都不是P”;

“所有S都是P”和“某个S不是P”;

“所有S都不是P”和“某个S是P”。

互为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真,常见的下反对关系有以下几种:

“有些S是P”和“有些S不是P”;

“某个S不是P”和“有些S是P”;

“某个S是P”和“有些S不是P”。

在公务员考试中,下反对关系较反对关系更为常见。

例题:某公司共有包括总经理在内的20名员工。有关这20名员工,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Ⅰ.有人在该公司入股。

Ⅱ.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

Ⅲ.总经理没在该公司入股。

根据以上事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20名员工都入了股

B.20名员工都没入股

C.只有一人入了股

D.只有一人没入股

解题分析:在找不到矛盾关系时,如果能找到具有反对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命题也能有助于我们迅速解题。题目中特称肯定命题“有人在该公司入股”和特称否定命题“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构成一对下反对关系,两个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由于题干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所以“总经理没在该公司入股”是假命题,由此可推出“总经理在该公司入了股”,接着又可推出“有人在该公司入股”是真的,则“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这一命题是假的,因此可推出“20名员工都入了股”,即A项是正确的。所以,正确答案是A。

您也可以关注、登陆中公教育官方网站咨询,上面也有详细介绍哦!祝您好运!望盼赞一个哦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河南公务员考试,2016年河南省考面试题型都有哪些

2016河南省考面试题型主要分四大类,一、综合分析观点类,二、组织管理类,三、故事预言类,四、综合分析现象类。

下面河南华图小编为考生分析各类题型的主考内容,并举例说明。

一、综合分析观点类试题在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中经常出现,是结构化面试高频出现的题型之一。对于综合分析观点类试题,命题人一般从名言警句、社会流行语、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等作为题目命题的来源,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价值观等等。

例如:有微博名人在微博上宣称不会在网上购买低价的保健品和食品,因为他相信一句俗话:一分钱一分货。对于这个现象你怎么看?(2016年2月26日国家公务员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面试真题)

对于这道综合分析观点类试题,考生在答题的时候注意表达清晰,思路连贯。考生应能准确把握问题,并详尽阐述此问题出现的社会背景。也可以在一开始答题的时候注意对题干内容进行论述,对于俗语“一分钱一分货”进行评判,亮明自己的观点,接下来将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到实际社会中,对社会大众的消费行为、消费理念、消费习惯等等进行分析,同时也可以对网络购物的监管漏洞等进行论述,能客观、全面地对此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有建设性地意见或建议,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另外,考生在回答观点类试题时,注意语言表达恰当,不要出现过于主观的词语或者个人偏激的看法。

二、组织管理类试题在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中,是非常容易考的一类题型。这类试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要求考生依据目标,做出计划;看清各方面的关系,根据需要做出适当选择,及时做出决策;合理调配、安置人财物等资源。同时组织管理题的活动形式多样(调研类、宣传类、晚会类等等),需要大家都有所了解。

例如2016年2月26日下午国家公务员考试统考面试题:

目前仍然存在农民工讨薪难的情况,为了进一步了解市里的企业是否按时给农民工发放工资,领导派你去调查,你怎么做?

观察题目,领导让你去开展一次调查活动,这是一道调研类的组织管理题,我们需要明确调查目的及做好调查的前期准备。如为解决“讨薪难”问题提供参考,界定调研问题,设计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等;实施调查,根据调查要求,根据调查对象不同,采取多种调查方式,由调查人员广泛收集各方信息;调查后结果的处理,将收集回来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和归纳,并将调查结果以书面形式汇报给领导。

对于这类题目,我们需要了解各种活动形式的组织要点,如调研类需要有调研对象、调研内容及调研方式,培训类需要有培训资料、课程安排、相关考核等。每种活动类型的题目都有练习,并在相同的活动形式中答出一些特点,这样在考试中就能答好这类题目。

三、故事寓言类试题一般是命题人通过一个故事或寓言作为题目命题的来源,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灵活应对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例如:一个蜂蜜罐打翻了,香甜的蜂蜜洒出来,一群苍蝇闻香都飞来吸食蜂蜜,沉浸在蜂蜜的香甜中,却不料被蜂蜜粘住了,再也飞不起来了,请谈谈你的看法?(2015年3月14日国家公务员国税系统面试题)

应对此类题目,考生应认真思考,仔细审题,找准答题的切入点,表述清楚这个故事寓言带给自己的哪些启示。对于题目中的故事寓言应全面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例如蜂蜜、苍蝇,再到苍蝇因吸食蜂蜜被蜂蜜粘住飞不起来,这些给考生哪些启发和感悟,考生应条例清晰的表达出来。我们从这个角度入手,可以这样表述:这个故事寓言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正如外表漂亮的蘑菇往往会有毒,味道甘美的蜂蜜也会足够黏住前来吸食的苍蝇,让它们再也飞不起来。这样简单的事例给我们一定的警醒。考生只需紧密结合题干联想,论述其中的寓意和道理,言之有理即可。

四、综合分析现象类试题在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中,都是考试中的重中之重。这类试题命题人从社会现象、热点事件、时事政治等事件中作为题目命题的来源,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例如:近年来,有些城市为举办重大体育赛事,投入巨额资金,修建了一些大型体育场馆。但赛事活动结束后,这些场馆逐渐被闲置下来。请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2016年2月26日上午国家公务员考试统考面试真题(地震局、公安部、储备物资管理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边检等))

对于这道题,我们能看出来题中反应的问题是某些城市体育场馆利用不足,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对于这样的现象,考生在答题时应思路清晰,逻辑完整,可以先进行破题,谈一下这个现象产生的背景,或者这个现象会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也可以直接点题。围绕体育场馆再利用这个主题进行论述,考生可以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监管、理念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的测评要素

在进行公务员选拔考试面试前,首先要明确在面试中都要测评哪些内容,各项内容的比重如何确定,对考生的回答如何评分等等。只有弄清楚这些,才有可能去提前做好面试的准备,才能打有把握的仗。

在公务员面试中,主要考查考生以下能力:

1.一般能力

(1)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变化规律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说服动员别人,以及解释、叙述事情的能力。

2.领导能力

(1)计划能力:对实际工作任务提出实施目标,进行宏观规划,并制定实施方案的能力。

(2)决策能力:对重要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判断、做出科学决策的能力。

(3)组织协调能力: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

(4)人际沟通能力:发现情感、态度、思想、观点的交流,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能力。

(5)创新能力: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和找出新办法的能力。

(6)应变能力:面对意外事件,能迅速地做出反应,寻求合适的方法,使事件得以妥善解决的能力。

(7)选择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该能力测评要素根据不同职位要求确定)。

一、能力分类

能力,是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心理特征。它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具体行为能力等。其中逻辑思维能力是核心部分,它是通过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变化规律,然后通过语言来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说服动员别人,或以具体行为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

1.抽象概括能力

根据综合、概括后的信息材料并据此分析、判断以提高本单位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我们对其分开解释,抽象能力是指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层看深层、透过特殊看一般的认识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核心构成成分,是思维区别于感知的本质特征,既是思维的过程,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对抽象概括能力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

(1)应试者是否能从复杂的事物关系中找到规律;

(2)应试者是否具有较强的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3)应试者概括抽象的结果是否准确。

2.判断推理能力

判断推理能力,就是指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要独立做出决定或者协助领导做出决定,这就要求公务员具有较强的判断推理能力,即使在突发事件面前也能迅速而准确地进行判断推理,做出合理的决定。

对判断推理能力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

(1)应试者能否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并得出正确结论;

(2)应试者是否具有对未来发展做出判断和结论的能力。

3.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是指公务员在分析问题、判断问题方面是否能系统、全面、准确地分析事物,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以人的智力水平为基础,反映出人的目光是否敏锐,思想是否严密,能否系统、全面、准确地分析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难题。从公务员的工作来看,一名公务员每天要接触大量事物,如果缺乏综合分析能力,是难以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

综合分析能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要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抓住主要矛盾,运用逻辑思维和全方位立体思维,进行科学的归纳、概括、判断和评价,找出问题的关键。

二是能够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预料事物未来的发展变化状况,所做工作在整个宏观布局上的位置的有效性。

三是要将上下、左右、内外、四面八方的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加工、整理,站在全国宏观总体目标和本单位局部利益的角度,对本单位分散的、零星的情况进行整理概括,找出这些信息材料中,哪些是事关全局需要慎重对待的,哪些是影响较小只需下级单位出面就能处理的,哪些则是把握不定需要请示上级部门才好办理的。

4.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指的是个人对语句、词语的理解和使用能力,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向别人介绍信息的能力。就公务员的面试考试来看,它可以简单地分成口头表达能力和说服能力。

(1)口头表达能力

公务员必须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做到口齿清楚,简明扼要,有条不紊,富有逻辑性。不能吞吞吐吐,结结巴巴。也不能口若悬河,速度过快,一定要态度从容,言词得体。

口头表达能力的测定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交谈能力:由考官与应试者自由漫谈,由此判断应试者的谈吐、语言风格等,注意应给应试者更多的讲话机会,对胆怯、不善言谈、表达不清者应给低分。

二是理解能力,只有理解对方的谈话内容和意图后,才能争取主动,考官可用较长时间考查这一能力。

三是模糊地表达一个问题,看应试者能否领会其实质内容,可以让应试者一手拿书,然后让其表达书中的内容。

四是交谈应变能力。对外联系中,谈话内容千变万化,应试者必须善于驾驭交谈内容,随机应变:考官在与应试者交谈中不断变换话题,或有意避开话题,看其如何做出反应、反应迟钝者应打低分,反应迅速者应打高分。

五是语音语调。主要测定应试者的音色、音质、语速、语音大小等。例如可以让应试者每人朗诵一篇文章。

(2)说服能力

说服能力要求应试者以自己的口头或书面表达使主考官认同自己,这就要求应试者要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与常识或社会热点知识,以便在面试时能够雄辩,应试者还要善于观察主考官的喜好,这对应试者的说服过程有很大的帮助。

5.预测能力

预测能力是通过分析判断并借助于创新来推测未来的一种能力。科学地预测未来,是创造性工作的前提。当今社会已跨入信息时代,各种情况的瞬息万变是信息时代的突出特征,面对这种社会现实,任何人都已不能凭经验办事,凭主观决策,而必须依靠大量信息进行科学决策。公务员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必须着眼于过去和现在的各种情况与经验,头脑中要建立起由因果联系构建的事件环链模式,周密地研究各种情况及相互的影响和发展变化倾向,以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推测出新事物发展演变的趋势,做出正确的预测,以确立与选择发展目标、方向、重点。对预测能力的评价包括四个方面:①是否具有较强的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②能否运用经验和分析工具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⑦能否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④预测的效果怎样。

6.决策能力

决策能力是指一个人准确分析是非、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做出并执行决定的能力。一个公务员如果在决断中优柔寡断,思想、情感不集中,那么,面对紧急情况就会犹豫不决,束手无策,迟迟做不了决定,这种人是不适合做公务员工作的。另外,办事武断,处理事务不经思考就轻易做决定的人同样不能胜任公务员工作。决策能力实际是从许多可能的方案中选定一个方案的能力。它是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从优选择的一种能力。决策能力对公务员来说,是极为必要的。公务员在决策和辅助决策中,各种方案的论证、方案的选择、方案执行的效益评价,都必须借助于这种能力。这里的决策不是主观唯心的臆断,也不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而是实事求是地进行鉴别判断;一是看它自身有无矛盾之处,二是看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没有正确的评价,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就不可能修正方案。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得处理一些紧急情况,决策能力高的公务员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的头脑。及时准确地处理事情。

对应试者决策能力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在非常情况下,是否敢作敢为,当断则断,决不犹豫;

(2)工作作风是否雷厉风行,讲究高效快速,决不拖拉误事;

(3)当情况有所变化或发现自己的工作方法有问题时,能否迅速停止行动,改变已做的决定。

7.人际沟通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就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由于公务员在工作中要与各方面的人打交道,是否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直接影响到公务员的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所以在公务员面试中,也要测定应试者处理人际沟通的能力。

对人际沟通能力的评价包括四个方面:

(1)与领导的关系:公务员与领导的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主辅关系。从组织上说,即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从体制上和职务上说,两者是上下级关系。

(2)与群众的关系:要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最根本的就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公仆,急人民群众所急,想人民群众所想。公务员既要代表政府机关和领导接待群众,解答问题,又不能以机关代表自居。和群众打交道应热情、谦虚、平易近人,绝不能指手画脚,盛气凌人,摆官架子。公务员要把群众的反映、群众的情绪、群众的愿望、群众的问题,如实向上级领导汇报。

(3)与同事的关系:公务员要有与同事和睦相处、团结协作的能力。大家在一起工作,彼此能够和睦相处,形成和谐一致、心情舒畅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4)与其他单位的关系:一个机关单位在社会上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要与左邻右舍各兄弟单位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或商洽工作,或寻求支援,或参观学习、交流经验,或团结协作、共创佳绩。

8.创新能力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在工作中能够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新观点或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它是在人的智力得以充分开发,在具备了其他数种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综合形成的一种更为高级的能力。

对创新能力的评价包括四个方面:

(1)思想是否保守,办事是否墨守成规;

(2)在工作中是否富有创新意识,所采取的方法是否新颖独特并富有效果;

(3)是否能够经常找到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

(4)是否经常有新的思想和方法,使工作有所突破。

9.组织协调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对中高层公务员来说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之一,而且是能否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组织协调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能力,二是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对领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样协调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工作中需要协调好本人与下级、同事和上级的关系,协调好本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关系,协调好这些关系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

对组织协调能力的评价包括四个方面:

(1)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和他人配合,协调合作是否富有成效;

(2)是否有极端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倾向严重的评价分应低,反之应高);

(3)处理组织内部关系时,是否心胸宽广,能够求同存异,调解矛盾;

(4)能否妥善处理各部门的相互关系,共同达到工作目标,完成工作任务。

10.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指对待问题能够迅速、准确地做出反应,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

对应变能力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

(1)在各种意外情况发生时,能否保持稳定的情绪处理意外事件,不至于手忙脚乱;

(2)能否在突发事件面前,快速解决处理;

(3)对突发事件处理的效果如何。

11.反腐倡廉的政治素养能力

反腐倡廉的政治素养能力,是指国家公务员在任职期间,在其全部公务活动中,其行为必须是廉洁的,必须遵守共同的廉洁奉公的行为标准和活动规则,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遵纪守法,不贪赃枉法。遵守财经纪律,不得有索贿、受贿、勒索等贪赃枉法的行为。

二是秉公尽职,不以权谋私。国家公务员在履行公务的活动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光明正大、秉公办事、尽职尽责、依法行政、不徇私情的原则,不得利用职务上的权力谋取个人私利,不得经商办企业。

三是生活朴素,艰苦奋斗,不奢侈浪费。国家公务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规定,如不准超标住房,不得用公款旅游,因公接待一切从简,外出办事时不搞特殊,婚丧嫁娶不大操大办,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不参加邪教组织,不赌博嫖娼等。

对反腐倡廉能力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

(1)对和自己亲近的人和亲属的管理能力;

(2)对自己行为的管理能力。

12.其他能力

对于公务员的工作而言,要能够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除了需具备下述几个方面的能力素质外,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掌握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许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已使用自动化办公设备,如电子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电传机、传真机、多功能电话等,使工作效率得到成倍提高。所以面试中考查应试者是否具备这种能力,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具有掌握现代化办公设备能力的应试者。

(2)学习能力

所谓学习能力,是指理解并接受新鲜事物、更新观念的能力。面试中主考官评定应试者的学习能力,可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看应试者是否具有掌握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强烈愿望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人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时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其次要看应试者是否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技能、技巧和方法,只有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新知识、新技能。

(3)公文处理能力

各级各类公务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根据各类公务活动的要求起草或撰写各种公文,处理机关各类公务文书。因此,熟悉公文的种类和格式、掌握各种公文的撰写要领、明确公文处理的一般程序,对公务员撰写和处理公文提出规范化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这一要求的内容包括:一是遵守公文的体式规范;二是遵守撰写公文的行为规范;三是遵守处理公文的行为规范。

(4)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有选择地感知客观事物的过程,是人们大量积累材料、增加感性认识的主动方式。所以观察能力就是全面地、深刻地、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并理解客观事物的能力。考官评定应试者的观察能力如何,可以通过黑板上贴一张图片或一幅画,让应试者在限定时间内观察并描述出来的考试方式。观察能力的评分要点是观察的广度、深度、准确度和整体性如何。

(5)理解能力

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常需要和许多方面的人打交道,因此需要较强的倾听理解能力和阅读书面材料理解能力。在面试中,主考官要从应试者对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两个方面来测定。理解能力是公务员从事一切工作所必需的前提条件。

(6)支配能力

主要是指一个人如何支配时间的能力,这是衡量一个人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指标。主考人在考查应试者这方面的能力时,可以提问一些应试者在平时的学习、生活或以前的工作中如何支配时间的问题,或假设一种情境,看应试者在这种情境下如何支配时间。主考官评分时,首先要看应试者是否具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只有具有较强时间观念的人,才会想尽各种办法去充分利用一切时间、合理地安排时间、支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是看应试者是否具备一些支配时间的方法和技巧,这对很好地支配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个性特征

个性特征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与个人的工作绩效、管理风格等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因此,在领导干部竞争上岗的面试中,将其个性特征纳入面试评价的要素十分必要。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身优缺点、气质、性格了解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自我认识能力的人,才能够看清自己的优缺点,才能正确地评价自我,进而在此基础上发扬利用自己的优点,避开和弥补自身的缺点,扬长避短,把工作做好。过低地评价自己会使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埋没人才;而过高地评价自己又容易使人好高骛远,承担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任务,这样,不仅会削弱自己的信心,也不利于任务的完成。

主考官在测定应试者这方面的能力时,要看其是否能够通过经常性的自我检查,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对自我认识的评价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应试者对自身的能力、智力、兴趣、爱好、气质、思维和情感及其行业特征是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应试者对自身个性的长处、短处是否有清楚合理的评价;

(3)对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是否明确,有没有一个改进计划。

2.仪表风度

仪表风度指应试者的体格外貌方面的情况。

对仪表风度的评价内容包括:

(1)穿着整齐、得体;

(2)精力充沛;

(3)稳重、沉着、大方;

(4)走路、敲门、坐椅符合礼节;

(5)讲礼貌、言语文雅。

3.气质类型

心理学上的气质是指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是个性的心理基础,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和活动效果。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对待同一件事情的态度和处理方法有较大差异,虽然这样,气质类型也绝无好坏之分。不同气质的领导干部在不同的活动中会有不同的领导效果。

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等四种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气质行为特征就是评价的要点。由于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在从事某一具体活动时各有优劣,所以在面试中,主考官无法针对应试者的气质类型给出一个具体分数,而只能是大体估计一下他的气质类型,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4.情绪稳定性

所谓情绪稳定性,就是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事情、不同的对象、恰到好处地流露自己的情感,善于用理智控制感情,冷静地处理各类事务的能力。情绪稳定性比较强的公务员,才能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做到有成绩不沾沾自喜,遇到挫折不垂头丧气,遭受委屈不怨天尤人,获得嘉奖不欣喜若狂,对上级领导不低三下四,对下级和群众不骄横粗暴,处理易办的事情不掉以轻心,解决棘手的问题不忧心忡忡等等,始终保持理智、冷静。感情不会随意流露,善于“自控”,表露得体,是公务员顺利完成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增强和完善自我修养、提高素质的有效办法,情绪稳定性是领导干部竞争上岗面试中的一个重要评价因素。

在面试过程中,主考官要看应试者能否在遇到批评或遭受挫折以及在工作有压力时,稳定、自然、克制、忍让、理智地反应。具体要注意评价以下几点:

(1)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工作中,因为某个问题处理不当而受到领导批评或指责时,应诚恳接受批评,不可产生抵触情绪;当受到领导表扬时也不欣喜若狂、自以为是、骄傲自大;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总结经验以更大的毅力克服困难。

(2)善于约束自己的言论

平时撰写公文,发表言论时都要注意政策规定,严格约束自己,讲究分寸,不说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和违反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的话,并保守国家机密。

(3)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

工作中要虚心接受各种正确的意见,对于同事的误会或言行能忍让、克制,应该举止文雅,在举手投足之间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5.知识结构

公务员的知识结构,指公务员的知识体系是由广博的基础知识、实用的辅助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的,也即需具备T型知识结构。公务员的基础知识包括语言文学类、政治哲学类、历史地理类知识;公务员的专业知识包括公务员管理的法律、法规、公文写作知识;公务员的辅助知识包括外语知识、管理知识和地方志知识等。

主考官在面试应试者时,要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考查其知识结构,同时也要重点测评应试者知识结构的博、深程度。

6.工作动机

工作动机是指一个人工作的原动力,有的人应聘新职务,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有的人则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有的人则是为了寻求新鲜感。只有那种为了实现自己价值的人,才会在工作中努力奋进,以工作为乐,获得事业成功。因此,一个人的工作动机是什么,就直接决定这个人在工作中所采取的态度,进而决定了他能否在工作中取得成绩。所以面试中主考官要评定应试者的工作动机和愿望。

对工作动机的评价内容包括:

(1)是否经常变换工作;

(2)过去和现在对工作的态度如何;

(3)对于所从事的职位是否热爱;

(4)换工作与求职的原因是什么;

(5)本单位所提供的岗位或工作条件能否满足其工作要求和愿望;

(6)对未来是否有追求和远大抱负;

(7)来本单位工作是因为报酬还是其他因素。

7.工作态度

工作态度,主要指对待社会、他人、工作和自己等方面所持的肯定或否定、接近或背离的稳定的、概括的倾向性。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1)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如有人表现出爱祖国、爱集体、富有同情心、诚实礼貌等性格特征;有人则表现出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粗野、虚伪等性格特征。

(2)对待事业和工作的态度。如有人表现出勤勤恳恳、认真负责、敢于创新、艰苦奋斗等性格特征;有人则表现出懒惰、不负责任、马虎、因循守旧、害怕困难等性格特征。

(3)对待自己的态度。如有人表现出谦虚谨慎、自制、自信、自强等性格特征,有人则表现出高傲自大、缺乏信心、依赖性强等特征。

面试题分类评析:综合分析能力

第二节综合分析能力类

一、综合分析能力概述

综合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种特征联合为整体,分析则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综合和分析在思维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思维的智力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中,经常涉及对问题的宏观理解把握和事物间矛盾关系的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十分重要。正因为如此,在公务员面试中经常出现对面试者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考察的题目。在考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检测出考生的综合素质甚至人生态度、价值观。比如面试中回答“你认为金钱、名誉和事业哪个更重要?”,有的考生一开始就谈某一个重要,甚至有考生回答金钱最重要,这样的回答在日常生活中不足为怪,但在公务员面试中,考官不会觉得考生很坦率,只会认为这位考生的价值观存在缺陷。

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的问题通常有以下方面的提问,既能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公务要考生谈谈对某习语或成语的评价,比如你如何看待“好马不吃回头草”这句话;(3)要考生对当公务员面试题“房地产价格高,青年买房贷款,债务沉重你怎么看?”

要回答好这类问题,首先平时要多关注社会热点,多看写时事评论方面的文章,留心其中精彩的观点和评析。这样遇到让谈某些社会现象时,可以迅速的组织语言并且使自己的回答思想更鲜明,观点更深刻;其的对或错,而要综合看待事物的利弊,否则一回答就会落入问题所设置的“陷阱”;最后,面试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不要将平时“无所谓”的态度流露在面试中,这会直接影响考官对面试者的评价。

1、〖BT3〗哪个重要?

【评析】考查综合分析能力。这个问题,考官是给考生出了一道单项选择题,如果考生选了,就被考官误导了。因为对一个普通的公务员来说,这三者都很重要。考官的误导是通过一个暗示的前提条件,这三者是相互矛盾的,只能选其一。考生必须冷静分析,可以明确指出这个前提条件是不存在的,再解释三者的重要性及其统一性。可以这样组织语言:“我认为这三者之间并不矛盾。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追求事业的成功当然是自己人生的主旋律。而社会对我们事业的肯定方式,有时表现为金钱,有时表现为名誉,有时二者均有。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去获取金钱和名誉,三者对我们都很重要。”

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同一意思可以有多种表达方法。考生关键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即面对问题,首先要想一下,考官为何要问这类问题,假设自己是考官,想通过这类问题了解考生哪些方面的情况。其次,在组织语言时多表达出对单位利益的关注,多表现出个人的奉献精神。因为单位领导关注的是聘用考生能给单位增加多少效益。第三,对单位利益关注,并不表明不计回报,这从一定程度上能表现考生的信心。

2.“班门弄斧”是一句成语,请问你如何评价“弄斧须到班门”?

【评析】考查综合分析能力,考查自信心、创新和竞争意识。答案包含以下要点:

(1)与强者比高低,才能进步;

(2)敢与权威竞争,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

(3)“弄斧须到班门”表现了敢于挑战的自信心和勇气。

3.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污染也日益成为百姓关注的问题。你对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有什么见解?

【评析】考查综合分析能力。此题所测的要素为综合分析能力,题型是智能性问题,重点了解考生对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看日常观察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深度,有没有独立的见解,知识面是否宽广,思想是否成熟,而不是让考生发表专业性意见。

4.一个影星个人拍一部电影就有数十或百万收入,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一辈子的收入或一辈子都挣不来,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评析】考查综合分析能力。考生可这样回答:在成为歌星的道路上可以说充满了竞争,要想脱颖而出很不容易,这是其一。其二,很多歌星的艺术生命是很短暂的,一旦他们退出这一行,他们没有可以谋生的手段,所以他们的收入中还应该包括为以后的生活保障而获得的合理收入。

5.我国的教育改革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有所突破?

【评析】评价考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考查考生的领导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回答此题可围绕以下要点:

(1)首先要抓好教育观念的转变,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德育工作,全面落实课程计划,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

(3)改革和完善招生、考试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过重的学业负担;

(4)制定和完善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科学督导评估体系。

6.社会治安是当前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有些地方抢劫杀人等恶性案件不断发生;车匪路霸猖獗,部分村镇流氓恶霸势力横行乡里;卖*嫖娼、吸毒、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等。请你简要谈一谈,如何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评析】考查综合分析能力。这个问题侧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的广度、深度与条理性,抽象概括能力,相关政策、理论水平等。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考生要注意搜索头脑中以前关于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厚积薄发、简明但颇有见地地阐述自己的看法。如果主考官问的是考生不熟悉的某一领域的问题,或是考生平时很少思考过的某类问题,要注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妨对主考官坦诚相告。切忌不懂装懂、想当然地胡侃一通。因为这样除了暴露考生的浅薄无知外,还会给主考官留下不诚实的印象。以下再举两例侧重考查考生思维能力的问题,供读者参考:“有人说‘大盖帽两头翘,吃完被告吃原告’,你对这种现象是怎么看的?这类问题,如何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有人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贫困必然导致犯罪。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你如何理解小平同志关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等论断?”

三、启发性模拟演练试题

1.“无规矩不成方圆”,然而强调规矩有时又不利于创新,请你谈谈“规矩”和“创新”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2.你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句话怎样理解?

3.腐败问题是全社会都十分关注较多的是即将退休的人搞腐败的“59岁现象”,有人把年轻人工作几年掌握了一定的管理权以后搞腐败的现象,称作“26岁现象”,请你对这种“26岁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4.我国加入WTO后,流行一种观点,“行政就是管理”、“行政就是服务”,你如何理解?

5.对“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模拟题

1、科学研究起源于哲学,而哲学研究所建立的逻辑化正是科学方法的一个关键内容。在使用哲学的逻辑化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定量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定量化,就无法通过归纳建立模型,也无法通过对模型的演绎做出预言,并被进一步的观测或者实验检验。数学研究所建立的各种计算方法和工具,使得科学研究和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研究分道扬镳,而科学研究的定量化又使得科学研究的成果能够得到实际应用,这是科学和哲学彻底分离的最显著标志。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B.哲学和数学对科研的贡献

C.科学与哲学的渊源以及区别 D.定量化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2、在整个地图学史上,有效使用地图意味着要看懂绘制在平面上的一系列抽象符号,然后将这些符号与当地环境的各种三维特征联系起来,从而成功的确定自己的位置。但这并不是所有普通人都能够做到的,而且不久之前,地图本身也还是一种稀缺的人工制品,有些地图还属于军事上敏感的机密。但是,能够在手机屏幕上看到的地图改变了这一切。

这段文宇重在说明:

A.地图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B.地图绘制使用中存在诸多技术难题

C.智能手机的出现促进了地图学发展

D.智能手机大大提升了人类生活质量

1、【答案】D。解析:文段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由科学研究起源于哲学,引出哲学中的逻辑化,又由科学研究中的逻辑化进而引出“定量化”的问题;接着具体阐述了定量化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正是定量化使得科学与哲学彻底分离,即定量化使得科学成为一门独立于哲学外的学科。可见,文段意在强调的是“定量化”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定量化”是文段的核心话题,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体现了“定量化”。A项范围太大,没有体现重点,排除;B项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排除。C项说的是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而文段中提到哲学只是为了引出科学研究的定量化,并突出定量化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排除。故本题选D。

2、【答案】C。解析:文段为转折式结构。首先指出不是所有普通人都能有效使用地图;接着说在不久之前,地图本身属于一种稀缺的人工制品,且有的地图还属于军事机密;最后以“但是”转折,引出文段重点,即能够在手机屏幕上看到的地图改变了这一切。C项是对转折后内容的高度概括,契合文段重点。A项“漫长的历史过程”无中生有,B项“技术难题”在文段中未提及,D项未体现论述主题“地图”。故本题选C。

3、有人说:“三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此言曾引起强烈争议,很多人对于这两位先贤的可比性提出质疑:文学和绘画怎么比呢?但是从社会功能讲来,如果没有鲁迅,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会大不相同。美术终究不能像文学那样直接用语言文字表达作者的思想意愿,并在读者心中刻下不可磨灭的深痕。例如鲁迅小说《呐喊》、《彷徨》的插图,虽然有助于读者对小说中的人物、内涵产生具象感,促进对思想内容的理解,但不能替代小说本身。齐白石的画,以独特的艺术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间的鲜活意象,也有对社会不平的尖锐讽刺,但终归不能像鲁迅的小说、杂文那样对社会施以巨大的冲击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文学和美术有不同的艺术价值

B.美术是一种含蓄、间接的艺术表达形式

C.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力较美术更胜一筹

D.鲁迅在民族性格的形成中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4、传统的直接连接存储方式完全以服务器为中心,通过线缆直接连接到计算机处理器,并寄生在服务器或客户端上。随着应用系统的扩大和数据量的增长,随着用户对数据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存储方式由传统直连式存储走向分离式存储。

由此可推知下文将要论述的是:

A.“分离式存储”的弊端

B.“直连式存储”的弊端

C.“分离式存储”将满足用户的需求

D.“分离式存储”的含义和形式

5、在美国的电影院线,无论是重磅大片,还是低成本制作,票价都是相同的。这看上去并不符合“需求大小决定价格高低”的经济学理论。有研究人员指出,任何一家影院同期上映的所有电影票价均相同,这一现象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不仅电影业如此,体育赛事和演出也都遵循这一规律。虽然在某些时候和某些地区,机动定价能够使电影公司和影院获得更高的收益,但对于影院来说,保持不同电影的票价相同仍然利大于弊。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不同电影票价相同对影院更有利的原因

B.美国电影行业确定票价的主要参考因素

C.电影制作成本和观众需求与影片定价的关系

D.体育赛事和演出等其他行业票价的形成规律

3、【答案】C。解析:题目的问法“这段文字意在说明”,通过问法可以看到,题目的要求是想我们去找文段想表明的信息,也就是要找文段的重点。在阅读文段中,文段首先用“有人说”,介绍了“三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引出“文学和绘画怎么比”的质疑,通过“有人说”,我们很清楚,这个质疑并不是观点,而是作者要反驳的,也就是说,提示了我们文段讨论的话题是“比较文学和美术”。接着,在“但是”之后,作者直接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看,是具有可比性的。然后,“例如”介绍了两个例子,通过鲁迅的小说和插画、鲁迅的小说和齐白石的画的对比,说明美术不像文学那样直接用语言文字表达作者的思想意愿,因此不能像文学那样对社会施以巨大的冲击力。“有人说”、“但是”、“例如”,通过这三个词,我们就能快速地得出作者的观点:小说比美术的社会功能、作用更大。

四个选项中,“鲁迅”是文段举的例子,非文段重点,排除D。文段对比的是文学和美术社会功能的大小,A、B也可排除。本题选C。

4、【答案】D。解析:推知下文将要论述的内容,属于承接叙述题。前文的内容可以快速阅读,主要介绍了传统的直接连接存储方式的含义和形式,重点关注尾句,尾句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分离式存储”,根据尾句话题一致的原则,接下来很可能是对该概念的解释说明。B项还是介绍直连式存储,话题不一致,可以先排除。对比另外三个选项,按照行文的逻辑性,应该是先介绍“分离式存储”的含义和形式,再介绍“分离式存储”满足用户的需求,最后介绍“分离式存储”的弊端。因此,选择D项。

5、【答案】A。解析: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属于承接叙述题。前文的内容可以快速阅读,主要介绍了美国电影院线保持不同电影的票价相同的现象。重点关注尾句,尾句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保持不同电影的票价相同仍然利大于弊”,根据尾句话题一致原则,接下来很可能分析或者解决该问题。A项分析了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当选; B项确定电影票价的主要参考因素在文段中没有相关论述,属于无关信息,可以排除;C项电影成本和需求与影片定价的关系在文段中也没有相关论述,属于无关信息,可以排除;D项在前文已经有相关论述,重复信息不选。因此,选择A项。

6、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的文化信息被大量地记载于历史经典文献中。除了经典文献,还有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被代代相传地保存下来。传统村落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文化载体,相对于经典文献和文物,它所承载的有关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信息更具鲜活性,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实证”。它比文字、文物更能真实地反映中华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生产生活方式、道德伦理观念以及民族习俗风情。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重视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保护传统村落对保护民族历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B.应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传承、保护民族历史文化

C.传统村落是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现实体现

D.传统村落文化较之经典文献更能鲜活地展现历史

7、20世纪初普朗克、波尔等物理学家共同创造了量子力学,它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量子力学的发展,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物质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认识。借助量子力学,许多现象才得以真正地被解释,新的、无法凭直觉想象出来的现象被预言,接着又被验证。量子力学等理论的诞生,对于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这些耗时多年的基础研究成果,其科学价值是无可估量的,绝不是用“有没有用”这样的简单标准就能衡量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科学研究需要长期积累

B.量子力学对现代物理学意义重大

C.基础研究不应急功近利

D.科学价值无法用量化指标来衡量

6、【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提出民族和历史的文化被历史经典文献记载下来,接着又提到还有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物以传统村落的形式被保存下来,即引出“传统村落”这一话题,后面又通过对比经典文献,提出了传统村落的优势,并进一步分析了传统村落的特点及重要性,最后由“因此”引出结论,强调要重视传统村落。整个文段都是围绕“保护和重视传统村落”进行讨论,A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故A项当选。

B项,文段重点强调的是“传统村落”,话题与文段不符,故排除B项。

C项,是“传统村落”的其中一方面特点,表述片面且没有点出文段重点故排除C项。

D项,同样是描述的“传统村落”特点之一,表述片面且没有点出文段重点,故排除D项。

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7、【答案】C。解析:文段首句提出普朗克、波尔创造了量子力学,紧接着阐述了量子力学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以及量子力学等理论产生的意义。文段最后通过宏观指代词“这些”总结前文内容,引出文段重点,即基础研究成果价值很高,绝不能用“有用没用”的标准来衡量,也就是对于基础研究成果不能过于功利。C项为文段中心内容的同义替换,故C项当选。

A项,概念偷换,文段说的是“基础研究”,而不是“科学研究”,故排除A项。

B项,“量子力学”阐述片面,它是基础研究的一部分,是例子,非文段重点,故排除B项。

D项,概念偷换,文段主体是“基础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而不是“科学价值”,同时“量化指标”无中生有,文段中的“有用没有”指的是不能以一时之效来看待基础研究成功的科学价值,即不应急功近利,并非“量化指标”,故排除D项。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以上试题来源于中公教育。

公务员考试价值分析题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面试题分类评析:综合分析能力、公务员考试价值分析题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以上信息来源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提交报名同学/家长:允许择校老师帮您择校调剂,同意《隐私保障》条例,并允许推荐给更多服务商为您提供服务!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2sou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