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公务员行测考试模拟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公务员考试行测分为几类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公务员行测一共多少题
国考行测题量:
首先需要明确国考考试包含哪几个模块,国考行测包含五大模块:
常识判断、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言语理解、判断推理。
题量分布情况:常识判断:20题
言语理解:40题
数量关系:10-15题
判断推理:40题
资料分析:20题;
题量合计:130-135题。
分值怎么算:常识:0.6分/题;
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分值:1分/题,言语理解:0.8分/题;
判断推理:0.75分/题(差别不会很大,可参考)。
申论有几种题型:综合分析、贯彻执行、材料分析归纳、写作等。
省考行测题量:
常识判断:25题,资料分析:10题,逻辑判断:10题,类比推理:10题,定义判断:10题,图形推理:5题,数量关系:10题,言语理解与表达:40题。
扩展资料: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考基本素质和能力与公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密切相关,适合通过客观的纸笔测试的道考题,包括言语理解和表达、数量关系、判断和推理、数据分析和常识判断。
语言理解和表达:考生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快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书面材料的内涵,包括根据材料找到主要信息和重要细节的能力;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特定单词和句子的意思;总结阅读材料的大意。
判断新句子是否与阅读材料的原意一致。从语境中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和目的;用词要准确、巧妙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政职业能力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有哪些
行测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个部分。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题量为135道,与2012年保持一致。但常识部分减少5道,只有20道,言语理解40道,数量关系15道,资料分析20道,减少的五道题增加到判断推理部分的类比推理题型,类比推理题型一共10道,整个判断推理部分一共40道。题本一共41页,比2012年增加一页。
2017年国考从题型上看,只考查数学运算,其中,计算问题,工程问题,排列组合,概率问题,几何问题,函数图形,日期问题,年龄问题这些常考的题型均出现,利润问题在2017年考试中重新出现。涉及到的解题方法有方程法,比例法,特值法,整除特性,十字交叉。在2017年的考查中平面几何考查1道,立体几何考查两道,设计三棱锥和正方体。2017年考查了2道,均为古典概率问题。在近4年中概率问题分别为2道,1道依次出现。
2018年国考题型分布为,计算问题3道,利润问题3道(由1道增加为3道,占比有所增加),行程问题1道,工程问题1道,排列组合1道,概率问题1道,平面几何1道,近四年都有出现,2018年首次出现极值问题2道(2018年第69题&73题)。
扩展资料:
国考与省考行测题的区别: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比绝大多数省考行测题量要大,国考行测科目题量一般在135道(省级以上类别)或130道(地市级类别),而大多数省份省考行测科目题量在120道左右,因此国考行测的大题量对考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而且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查的题目也比省考更难,对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要求比省考更高。
行测方面,大部分省考和国考题型一样,个别省份会有所差别,考生需要对所考题型有个全面的了解。在题量上,国考和省考差别较大,国考行测科目题量一般在135道(省级以上类别)或130道(地市级类别),而大多数省份省考行测科目题量在120道左右,因此国考行测的大题量对考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而且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查的题目也比省考更难,对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要求比省考更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测分值
公务员笔试行测是什么,考哪些内容
旺黔诚大树职教给大家解答!
公务员笔试行测是什么?考哪些内容?行测全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智力测验一样,属于心理测验的范畴。它用来测试应试者与拟任职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考查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潜能的一种职业能力测试!
大树职教作为贵州本土的专注于公考/编制类培训的企业,有着很多的经验,大家有关于这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问哦!旺黔诚·大树职教在省考面试中已经连续三年拿下省考面试全省第一!
考哪些内容?两类考试行测题型及分值分布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
1.常识判断:总共25个题目,每个题目0.5分,共计12.5分;
2.数量关系: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
3.言语理解与表达:总共40个题目,每个题目0.6分,共计24分;
4.资料分析: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
5.判断推理:总共35个题目,图形推理每个题目0.5分,定义判断每个题目0.8分,类比推理每个题目0.5分,逻辑判断每个题目0.8分,共计23.5分。
省考(省度公务员考试)
1.常识判断:考查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常识,总共20道题,每题分值在0.5分左右;
2.数量关系:总共10道题。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
3.言语理解:选词填空20道题,片段阅读20道题,总共40道题。每题分数在0.6至0.8分左右;
4.资料分析:分为三份资料,每份资料有5道题,总共15道题,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
5.判断推理:定义判断10道题,图形推理5道题,类比推理10道题,逻辑判断10道题,总共35道题。每题分数在0.6至0.8分左右;
行测各模块如何复习?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省级和市地级,言语理解与表达均考查40道题目。其中文章阅读只在省级中考查;2020年国考中省级和市地级言语理解差别加大,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三个题型题目不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二、考查重点
(一)选词填空
1.考查重点:从考查形式上看,以两空、三空为主;从考查的词语类型看成语是重点;从考点上看语境分析是重点。
2.备考策略:选词填空题目是易错题型,需长时间备考。一方面提升文字理解能力,掌握语境分析、词语辩词等解题方法,另外一方面需提升“底蕴”积累。
(二)片段阅读
1.考查重点:题型上主要考查主旨观点题。材料结构上主要考查总分、分总、转折、因果文段。
2.备考策略:片段阅读是国考中复习重点。要求考生系统性学习、掌握行文脉络分析方法,重点分析句义及句间关系,建立正确解题的思维路径。
(三)语句表达
1.考查重点:排序题与衔接题目平分秋色。省级每年考查3或4题,市地级每年考查4或5题。
2.备考策略:重点提升句间关系分析能力,掌握解题原则,熟练运用解题技巧。
(四)篇章阅读
1.考查重点:文章类型为社会科学文和科普说明文。题型重点为主旨观点题、细节判断题及特殊小题型。
2.备考策略:面对文章阅读不要“慌”,核心考查的还是基础题型,重点从解题顺序和阅读方法上下功夫。
第二部分数量关系
一、考查题型相对稳定,把握重点题型是关键
1.考查重点:近四年考查计算问题21道,行程问题5道,工程问题6道,排列组合5道,概率问题6道,几何问题7道,函数图像4道。
二、常规方法要会用,答题技巧更重要
数量关系除常规的方程法外,若是能够结合整除、特值、比例、盈亏等技巧性方法解题,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一、判断推理
在国考中,逻辑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是四大常考题型,每种题型均考查10道题。市地级有5道题目是以一题五问的形式考查。图形推理市地级比副省简单。定义判断命题形式更加灵活,以诗句、俗语、古文以及图片等呈现。类比推理侧重考查概念间关系和常识。
二、考察重点
(一)图形推理
1.考查重点:图形共性、数量关系和立体图形。其中图形对称性、相对位置等考查频率较高;立体图形考点多样、难度大,包括空间折叠、三视图、截面图和立体拼接等。
2.备考策略:掌握基础考点,每日一练,培养图形敏感度,明确解题思路。
(二)定义判断
1.考查重点:常考社会学、心理学、文学、法学以及管理学等学科概念。
2.备考策略:掌握定义判断核心成分的分析方法,充分理解定义内涵,积累社会热点、拓宽常识储备。
(三)类比推理
1.考查重点:经验常识中的功能关系、加工关系、职业关系,言语关系中的词义关系,逻辑关系中的概念间关系。
2.备考策略:掌握基础考点,常态思维,分析词项间本质关联。积累常识。
(四)逻辑判断
1.考查重点:必然性推理重点考查假言命题、综合推理和朴素逻辑。可能性推理侧重考查加强型、削弱型、前提型;从论证模型上看,求异论证和实践论证等考查频率较高;其中,选项力度比较是可能性推理需要关注的重点。
2.备考策略:逻辑和生活思维大相径庭,需系统性学习以转换思维,大量刷题掌握推理规则和常考论证模型,进而形成高效解题的思维路径。
第四部分资料分析
一、常规考点最重要,概念公式要记牢
1.考查重点:每年均以考查增长、比重、平均数、倍数为主,覆盖了80%以上的题目,其中主要考查基本公式的比较或求值、也会多考点结合考查。与此同时,还存在部分查找类题目,考查材料分析及数据查找能力。
2.备考策略:资料分析每年的考点基本没有多少变化,是行测成绩能有变化的突破点。把握常规考点,勤加练习,很容易有一个漂亮的分数。
二、计算比较没难度,选对方法成绩高
国考资料分析大部分题目计算难度不大,存在部分列式复杂、参与运算数据较大的题目,但选项差距较大,甚至选项给出一个范围,这一特点在2020年考试中非常明显,变相降低了整体的计算难度。因此,提升基本的计算能力,保证计算不出现低级错误非常关键。国考题目也注重解题技巧,熟练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结合题目及选项特点,灵活应用即可快速解题。
第五部分常识
一、系统梳理理论知识
首先,在之前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把常识部分所有科目的内容都翻阅一遍,看完一遍并做相应的专项练习题,不要求过多,在冲刺阶段挑选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题目来做,每个部分20-30道题即可,真正达到巩固和复习内容的目的。
其次,考题及模拟训练。之前考生应该做了不少模拟题,这时考生要掌握做题的时间和感觉,更重要的是通过做题掌握考查的重难点。这时反复做考题,在做考题的时候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同时配套做模拟题进行巩固提高。通过广泛的做题,锻炼自己的做题节奏及摸清考题的出题规律,将自己的知识薄弱点一一击破。
最后,临考试很近了的时候,再重新翻阅一遍知识点,温故而知新。另外,再把之前做过的考题和模拟题拿出来看看,做对的继续巩固,做错的总结经验,考生切忌焦虑、浮躁,要沉得住气,再次看书,可以参考相关辅导资料多重视一些重难点及预测点。总之,在此阶段要调整好心态,不放弃看书,一直坚持到底。
二、巧取分数的备考方法
多关注国情社情。所谓国情社情除了指中国的地理、历史、国家性质等内容外,还有国家的大政方针、主要政策,考生应将复习的重点放在这一部分。比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央一号文件等。
掌握各学科整体脉络。常识判断考查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多个方面,知识点繁多,考生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建议考生整体把握学科内容,提纲挈领的复习可更好地抓住各学科的精髓,不至于因小失大。
经济部分:宏观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等。
人文历史: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世界史,人文文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
有舍有得。行测题目相对较多,答题时间相对较短,而常识判断部分考查内容涵盖广泛,考生在答题时千万要掌握好答题速度,对于没有复习到的地方,要有所舍弃,将答题的珍贵时间用在更有把握的题目上。
三、备考策略
1、平时多关注热点素材和新闻,比如说利用抖音平台、头条平台、以及各类公众号进行知识的积累,各大类平台都是相应的知识整理,都可以进行搜集整理。
2、做题过程当中及时把自己的错题进行收集整理,将个套模拟卷之间的异同点找出,然后进行查缺补漏,对于已知的知识点,可以加深记忆,对于未知的知识点,需要着重的去补充。
以上是旺黔诚大树职教整理的应届生如何备考行测内容,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或者学习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遴选、事业单位\教师\银行\国企招聘等的内容或者想问的问题,小编都可以给大家解答!欢迎大家前往贵州旺黔诚大树教育官网具体了解!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模拟题
1、科学研究起源于哲学,而哲学研究所建立的逻辑化正是科学方法的一个关键内容。在使用哲学的逻辑化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定量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定量化,就无法通过归纳建立模型,也无法通过对模型的演绎做出预言,并被进一步的观测或者实验检验。数学研究所建立的各种计算方法和工具,使得科学研究和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研究分道扬镳,而科学研究的定量化又使得科学研究的成果能够得到实际应用,这是科学和哲学彻底分离的最显著标志。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B.哲学和数学对科研的贡献
C.科学与哲学的渊源以及区别 D.定量化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2、在整个地图学史上,有效使用地图意味着要看懂绘制在平面上的一系列抽象符号,然后将这些符号与当地环境的各种三维特征联系起来,从而成功的确定自己的位置。但这并不是所有普通人都能够做到的,而且不久之前,地图本身也还是一种稀缺的人工制品,有些地图还属于军事上敏感的机密。但是,能够在手机屏幕上看到的地图改变了这一切。
这段文宇重在说明:
A.地图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B.地图绘制使用中存在诸多技术难题
C.智能手机的出现促进了地图学发展
D.智能手机大大提升了人类生活质量
1、【答案】D。解析:文段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由科学研究起源于哲学,引出哲学中的逻辑化,又由科学研究中的逻辑化进而引出“定量化”的问题;接着具体阐述了定量化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正是定量化使得科学与哲学彻底分离,即定量化使得科学成为一门独立于哲学外的学科。可见,文段意在强调的是“定量化”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定量化”是文段的核心话题,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体现了“定量化”。A项范围太大,没有体现重点,排除;B项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排除。C项说的是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而文段中提到哲学只是为了引出科学研究的定量化,并突出定量化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排除。故本题选D。
2、【答案】C。解析:文段为转折式结构。首先指出不是所有普通人都能有效使用地图;接着说在不久之前,地图本身属于一种稀缺的人工制品,且有的地图还属于军事机密;最后以“但是”转折,引出文段重点,即能够在手机屏幕上看到的地图改变了这一切。C项是对转折后内容的高度概括,契合文段重点。A项“漫长的历史过程”无中生有,B项“技术难题”在文段中未提及,D项未体现论述主题“地图”。故本题选C。
3、有人说:“三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此言曾引起强烈争议,很多人对于这两位先贤的可比性提出质疑:文学和绘画怎么比呢?但是从社会功能讲来,如果没有鲁迅,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会大不相同。美术终究不能像文学那样直接用语言文字表达作者的思想意愿,并在读者心中刻下不可磨灭的深痕。例如鲁迅小说《呐喊》、《彷徨》的插图,虽然有助于读者对小说中的人物、内涵产生具象感,促进对思想内容的理解,但不能替代小说本身。齐白石的画,以独特的艺术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间的鲜活意象,也有对社会不平的尖锐讽刺,但终归不能像鲁迅的小说、杂文那样对社会施以巨大的冲击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文学和美术有不同的艺术价值
B.美术是一种含蓄、间接的艺术表达形式
C.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力较美术更胜一筹
D.鲁迅在民族性格的形成中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4、传统的直接连接存储方式完全以服务器为中心,通过线缆直接连接到计算机处理器,并寄生在服务器或客户端上。随着应用系统的扩大和数据量的增长,随着用户对数据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存储方式由传统直连式存储走向分离式存储。
由此可推知下文将要论述的是:
A.“分离式存储”的弊端
B.“直连式存储”的弊端
C.“分离式存储”将满足用户的需求
D.“分离式存储”的含义和形式
5、在美国的电影院线,无论是重磅大片,还是低成本制作,票价都是相同的。这看上去并不符合“需求大小决定价格高低”的经济学理论。有研究人员指出,任何一家影院同期上映的所有电影票价均相同,这一现象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不仅电影业如此,体育赛事和演出也都遵循这一规律。虽然在某些时候和某些地区,机动定价能够使电影公司和影院获得更高的收益,但对于影院来说,保持不同电影的票价相同仍然利大于弊。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不同电影票价相同对影院更有利的原因
B.美国电影行业确定票价的主要参考因素
C.电影制作成本和观众需求与影片定价的关系
D.体育赛事和演出等其他行业票价的形成规律
3、【答案】C。解析:题目的问法“这段文字意在说明”,通过问法可以看到,题目的要求是想我们去找文段想表明的信息,也就是要找文段的重点。在阅读文段中,文段首先用“有人说”,介绍了“三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引出“文学和绘画怎么比”的质疑,通过“有人说”,我们很清楚,这个质疑并不是观点,而是作者要反驳的,也就是说,提示了我们文段讨论的话题是“比较文学和美术”。接着,在“但是”之后,作者直接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看,是具有可比性的。然后,“例如”介绍了两个例子,通过鲁迅的小说和插画、鲁迅的小说和齐白石的画的对比,说明美术不像文学那样直接用语言文字表达作者的思想意愿,因此不能像文学那样对社会施以巨大的冲击力。“有人说”、“但是”、“例如”,通过这三个词,我们就能快速地得出作者的观点:小说比美术的社会功能、作用更大。
四个选项中,“鲁迅”是文段举的例子,非文段重点,排除D。文段对比的是文学和美术社会功能的大小,A、B也可排除。本题选C。
4、【答案】D。解析:推知下文将要论述的内容,属于承接叙述题。前文的内容可以快速阅读,主要介绍了传统的直接连接存储方式的含义和形式,重点关注尾句,尾句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分离式存储”,根据尾句话题一致的原则,接下来很可能是对该概念的解释说明。B项还是介绍直连式存储,话题不一致,可以先排除。对比另外三个选项,按照行文的逻辑性,应该是先介绍“分离式存储”的含义和形式,再介绍“分离式存储”满足用户的需求,最后介绍“分离式存储”的弊端。因此,选择D项。
5、【答案】A。解析: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属于承接叙述题。前文的内容可以快速阅读,主要介绍了美国电影院线保持不同电影的票价相同的现象。重点关注尾句,尾句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保持不同电影的票价相同仍然利大于弊”,根据尾句话题一致原则,接下来很可能分析或者解决该问题。A项分析了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当选; B项确定电影票价的主要参考因素在文段中没有相关论述,属于无关信息,可以排除;C项电影成本和需求与影片定价的关系在文段中也没有相关论述,属于无关信息,可以排除;D项在前文已经有相关论述,重复信息不选。因此,选择A项。
6、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的文化信息被大量地记载于历史经典文献中。除了经典文献,还有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被代代相传地保存下来。传统村落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文化载体,相对于经典文献和文物,它所承载的有关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信息更具鲜活性,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实证”。它比文字、文物更能真实地反映中华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生产生活方式、道德伦理观念以及民族习俗风情。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重视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保护传统村落对保护民族历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B.应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传承、保护民族历史文化
C.传统村落是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现实体现
D.传统村落文化较之经典文献更能鲜活地展现历史
7、20世纪初普朗克、波尔等物理学家共同创造了量子力学,它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量子力学的发展,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物质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认识。借助量子力学,许多现象才得以真正地被解释,新的、无法凭直觉想象出来的现象被预言,接着又被验证。量子力学等理论的诞生,对于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这些耗时多年的基础研究成果,其科学价值是无可估量的,绝不是用“有没有用”这样的简单标准就能衡量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科学研究需要长期积累
B.量子力学对现代物理学意义重大
C.基础研究不应急功近利
D.科学价值无法用量化指标来衡量
6、【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提出民族和历史的文化被历史经典文献记载下来,接着又提到还有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物以传统村落的形式被保存下来,即引出“传统村落”这一话题,后面又通过对比经典文献,提出了传统村落的优势,并进一步分析了传统村落的特点及重要性,最后由“因此”引出结论,强调要重视传统村落。整个文段都是围绕“保护和重视传统村落”进行讨论,A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故A项当选。
B项,文段重点强调的是“传统村落”,话题与文段不符,故排除B项。
C项,是“传统村落”的其中一方面特点,表述片面且没有点出文段重点故排除C项。
D项,同样是描述的“传统村落”特点之一,表述片面且没有点出文段重点,故排除D项。
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7、【答案】C。解析:文段首句提出普朗克、波尔创造了量子力学,紧接着阐述了量子力学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以及量子力学等理论产生的意义。文段最后通过宏观指代词“这些”总结前文内容,引出文段重点,即基础研究成果价值很高,绝不能用“有用没用”的标准来衡量,也就是对于基础研究成果不能过于功利。C项为文段中心内容的同义替换,故C项当选。
A项,概念偷换,文段说的是“基础研究”,而不是“科学研究”,故排除A项。
B项,“量子力学”阐述片面,它是基础研究的一部分,是例子,非文段重点,故排除B项。
D项,概念偷换,文段主体是“基础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而不是“科学价值”,同时“量化指标”无中生有,文段中的“有用没有”指的是不能以一时之效来看待基础研究成功的科学价值,即不应急功近利,并非“量化指标”,故排除D项。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以上试题来源于中公教育。
公务员考试行测分为几类题
旺黔诚大树职教给大家解答!
公务员考试行测分为几类题型?行测各题型该如何复习呢?公务员考试行测一共分为五大题型,分别是常识判断、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和判断推理等五个题型!大树职教作为贵州本土的专注于公考/编制类培训的企业,有着很多的经验,大家有关于这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问哦!旺黔诚·大树职教在省考面试中已经连续三年拿下省考面试全省第一!
行测题型及分值分布
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
1.常识判断:总共25个题目,每个题目0.5分,共计12.5分;
2.数量关系: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
3.言语理解与表达:总共40个题目,每个题目0.6分,共计24分;
4.资料分析: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
5.判断推理:总共35个题目,图形推理每个题目0.5分,定义判断每个题目0.8分,类比推理每个题目0.5分,逻辑判断每个题目0.8分,共计23.5分。
省考(省度公务员考试)
1.常识判断:考查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常识,总共20道题,每题分值在0.5分左右;
2.数量关系:总共10道题。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
3.言语理解:选词填空20道题,片段阅读20道题,总共40道题。每题分数在0.6至0.8分左右;
4.资料分析:分为三份资料,每份资料有5道题,总共15道题,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
5.判断推理:定义判断10道题,图形推理5道题,类比推理10道题,逻辑判断10道题,总共35道题。每题分数在0.6至0.8分左右;
行测各题型该如何进行复习?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省级和市地级,言语理解与表达均考查40道题目。其中文章阅读只在省级中考查;2020年国考中省级和市地级言语理解差别加大,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三个题型题目不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二、考查重点
(一)选词填空
1.考查重点:从考查形式上看,以两空、三空为主;从考查的词语类型看成语是重点;从考点上看语境分析是重点。
2.备考策略:选词填空题目是易错题型,需长时间备考。一方面提升文字理解能力,掌握语境分析、词语辩词等解题方法,另外一方面需提升“底蕴”积累。
(二)片段阅读
1.考查重点:题型上主要考查主旨观点题。材料结构上主要考查总分、分总、转折、因果文段。
2.备考策略:片段阅读是国考中复习重点。要求考生系统性学习、掌握行文脉络分析方法,重点分析句意及句间关系,建立正确解题的思维路径。
(三)语句表达
1.考查重点:排序题与衔接题目平分秋色。省级每年考查3或4题,市地级每年考查4或5题。
2.备考策略:重点提升句间关系分析能力,掌握解题原则,熟练运用解题技巧。
(四)篇章阅读
1.考查重点:文章类型为社会科学文和科普说明文。题型重点为主旨观点题、细节判断题及特殊小题型。
2.备考策略:面对文章阅读不要“慌”,核心考查的还是基础题型,重点从解题顺序和阅读方法上下功夫。
第二部分数量关系
一、考查题型相对稳定,把握重点题型是关键
1.考查重点:近四年考查计算问题21道,行程问题5道,工程问题6道,排列组合5道,概率问题6道,几何问题7道,函数图像4道。
二、常规方法要会用,答题技巧更重要
数量关系除常规的方程法外,若是能够结合整除、特值、比例、盈亏等技巧性方法解题,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一、判断推理
在国考中,逻辑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是四大常考题型,每种题型均考查10道题。市地级有5道题目是以一题五问的形式考查。图形推理市地级比副省简单。定义判断命题形式更加灵活,以诗句、俗语、古文以及图片等呈现。类比推理侧重考查概念间关系和常识。
二、考察重点
(一)图形推理
1.考查重点:图形共性、数量关系和立体图形。其中图形对称性、相对位置等考查频率较高;立体图形考点多样、难度大,包括空间折叠、三视图、截面图和立体拼接等。
2.备考策略:掌握基础考点,每日一练,培养图形敏感度,明确解题思路。
(二)定义判断
1.考查重点:常考社会学、心理学、文学、法学以及管理学等学科概念。
2.备考策略:掌握定义判断核心成分的分析方法,充分理解定义内涵,积累社会热点、拓宽常识储备。
(三)类比推理
1.考查重点:经验常识中的功能关系、加工关系、职业关系,言语关系中的词义关系,逻辑关系中的概念间关系。
2.备考策略:掌握基础考点,常态思维,分析词项间本质关联。积累常识。
(四)逻辑判断
1.考查重点:必然性推理重点考查假言命题、综合推理和朴素逻辑。可能性推理侧重考查加强型、削弱型、前提型;从论证模型上看,求异论证和实践论证等考查频率较高;其中,选项力度比较是可能性推理需要关注的重点。
2.备考策略:逻辑和生活思维大相径庭,需系统性学习以转换思维,大量刷题掌握推理规则和常考论证模型,进而形成高效解题的思维路径。
第四部分资料分析
一、常规考点最重要,概念公式要记牢
1.考查重点:每年均以考查增长、比重、平均数、倍数为主,覆盖了80%以上的题目,其中主要考查基本公式的比较或求值、也会多考点结合考查。与此同时,还存在部分查找类题目,考查材料分析及数据查找能力。
2.备考策略:资料分析每年的考点基本没有多少变化,是行测成绩能有变化的突破点。把握常规考点,勤加练习,很容易有一个漂亮的分数。
二、计算比较没难度,选对方法成绩高
国考资料分析大部分题目计算难度不大,存在部分列式复杂、参与运算数据较大的题目,但选项差距较大,甚至选项给出一个范围,这一特点在2020年考试中非常明显,变相降低了整体的计算难度。因此,提升基本的计算能力,保证计算不出现低级错误非常关键。国考题目也注重解题技巧,熟练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结合题目及选项特点,灵活应用即可快速解题。
第五部分常识
一、系统梳理理论知识
首先,在之前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把常识部分所有科目的内容都翻阅一遍,看完一遍并做相应的专项练习题,不要求过多,在冲刺阶段挑选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题目来做,每个部分20-30道题即可,真正达到巩固和复习内容的目的。
其次,考题及模拟训练。之前考生应该做了不少模拟题,这时考生要掌握做题的时间和感觉,更重要的是通过做题掌握考查的重难点。这时反复做考题,在做考题的时候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同时配套做模拟题进行巩固提高。通过广泛的做题,锻炼自己的做题节奏及摸清考题的出题规律,将自己的知识薄弱点一一击破。
最后,临考试很近了的时候,再重新翻阅一遍知识点,温故而知新。另外,再把之前做过的考题和模拟题拿出来看看,做对的继续巩固,做错的总结经验,考生切忌焦虑、浮躁,要沉得住气,再次看书,可以参考相关辅导资料多重视一些重难点及预测点。总之,在此阶段要调整好心态,不放弃看书,一直坚持到底。
二、巧取分数的备考方法
多关注国情社情。所谓国情社情除了指中国的地理、历史、国家性质等内容外,还有国家的大政方针、主要政策,考生应将复习的重点放在这一部分。比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央一号文件等。
掌握各学科整体脉络。常识判断考查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多个方面,知识点繁多,考生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建议考生整体把握学科内容,提纲挈领的复习可更好地抓住各学科的精髓,不至于因小失大。
经济部分:宏观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等。
人文历史: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世界史,人文文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
有舍有得。行测题目相对较多,答题时间相对较短,而常识判断部分考查内容涵盖广泛,考生在答题时千万要掌握好答题速度,对于没有复习到的地方,要有所舍弃,将答题的珍贵时间用在更有把握的题目上。
三、备考策略
1、平时多关注热点素材和新闻,比如说利用抖音平台、头条平台、以及各类公众号进行知识的积累,各大类平台都是相应的知识整理,都可以进行搜集整理。
2、做题过程当中及时把自己的错题进行收集整理,将个套模拟卷之间的异同点找出,然后进行查缺补漏,对于已知的知识点,可以加深记忆,对于未知的知识点,需要着重的去补充。
以上是旺黔诚大树职教整理的应届生如何备考行测内容,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或者学习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遴选、事业单位\教师\银行\国企招聘等的内容或者想问的问题,小编都可以给大家解答!欢迎大家前往贵州旺黔诚大树教育官网具体了解!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