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公务员考试否定推理,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必备技巧:翻译推理基本答题方法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国考行测:推理规则
在公务员考试中常常让考生头疼又常考的知识点就是我们逻辑判断中的必然性推理中的相容选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即否定式推理有效,以及另一种题型相容选言命题的矛盾命题,而这两类题目,题干往往涉及的条件信息不多,对于很多的学生来说仍然是一块容易丢分的点,但是对于这一类型的题目,其实只要学会和记住推理规则和矛盾命题即可,在做题过程中,学会运用,差不多一道题40秒左右就可以解出。所以说学好这一相容选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和矛盾命题,可以和没学过的竞争对手拉开一大距离。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具体怎么应对这一类题目,帮助广大考生轻松获得相应的分数。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下相容选言命题(p或q)的推理规则。相容选言命题是全假才假,一真则真的命题,其否定式推理有效为当相容选言命题为真时,其中一个支命题为假,另一个支命题必定为真,在这个推理规则,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我们所描述的“其中一个”、“另一个”指代的具体是哪一个支命题我们是不知道的,所以在做题的时候,题干通常会设置为p或q成立时,以下选项一定成立的是,而选项通常会设置为以下两种混淆选项:p是错误的,q是正确的/q不成立,p成立,这两种选项类型已经明确告诉我们“其中一个”、“另一个”的指代对象,这只是可能成立的两种情况,这显然是不对的,我们的正确选项应该是如果p立成立,则q成立或者如果q不成立,则p成立,这样一种假设的描述。
除此之外,相容选言命题还有另一个考点,即矛盾,p或q的矛盾为非p且非q,是转换为非,或转换为且。
具体的根据下面俩个例题为大家讲解:
1.若“李宁能考上北大,或者王路能考上北大”为真,且李宁没考上北大,那么下面哪项判断为真?()
A.王路考上了北大
B.王路没有考上北大
C.两人都没考上
D.不能确定
【答案】 A。首先看到题干论述出现标志关联词“或”,并且题干当中还给我们否定了相容选言命题中的一个支命题,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考虑应用相容选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否定式推理有效。结合题干“李宁能考上北大,或者王路能考上北大”为真,且第二个条件否定了“李宁能考上北大”这一支命题,则另外一个支命题“王路能考上北大”为真,因此本题选择A项。
2.4月以来,禽流感愈演愈烈,有专家指出:禽流感得以传播的原因是禽类动物的庞大数量或者人类免疫能力的下降。
如果上述为真,则以下选项必定为假的是:
A.禽流感得以传播的原因是禽类动物免疫能力的下降。
B.禽流感得以传播的原因是人类免疫能力的下降。
C.禽流感得以传播的原因不是人类免疫能力的下降。
D.禽流感得以传播的原因既不是禽类动物庞大的数量,也不是人类免疫能力的下降。
【答案】D题干是一个相容性选言命题,“是禽类动物的庞大数量或者人类免疫能力的下降”,即p或q为真,则其矛盾命题非p且非q,即“既不是禽类动物庞大的数量,也不是人类免疫能力的下降”一定为假,故选D项。
根据以上两个例题的分析,对于这两种题型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利用到了相容选言命题的否定推理有效的规则和矛盾命题,那在做题的过程中,大家需要认真细心一些,如果学会和掌握好这些方法,就可轻松应对。
公务员考试“假言推理”类型的试题,应该如何解答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有效推理一:“肯定前件”推出“肯定后件”
一个事件必定有一个原因,那么当这个原因成立或发生时,必然能够推出这个事件也成立或发生。
有效推理二:“否定后件”推出“否定前件”
同理,当这个事件没有发生,那么使得该事件成立或发生的所有诱因均不会成立或发生,否则就是悖论。
要想小李教德语,根据第二个条件,小钱不能教德语,要想小钱不能教德语,要根据第一个条件,否后才能必然的否前,小孙要教俄语,如果小孙要教俄语,根据第三个条件否后才能必然的否前,小赵要教法语,想要必然的得出小赵教法语的结论,根据第四个条件,选言命题的否定肯定式,小周一定要教英语,所以选C。
更多信息请关注河北公务员考试网:http://hb.offcn.com/?wt.mc_id=bd4828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二难推理题怎么解
二难推理通常是有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命题作为前提而构成的推理。其结论可以是直言判断,也可以是选言判断。它常常会使推理的人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故而得名。
二难推理其实质就是结合着选言命题考查的复杂型假言命题,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大家熟练掌握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就可以解决这一类型的所有题目。二难推理的常考形式主要分为三类:构成式、破坏式和特殊式。
(一)构成式
所谓构成式其实就是一种假言命题的正向推导过程,一般来说包括两种形式:
①如果A,那么B;如果C,那么B;A或C;所以,B
②如果A,那么B;如果C,那么D;A或C;所以,B或D
(二)破坏式
破坏式是利用假言命题“否定后件得出否定前件”这一推理规则变相进行的推理,通常也包括两种形式:
①如果A,那么B;如果A,那么C;非B或非C;所以,非A
②如果A,那么B;如果C,那么D;非B或非D;所以,非A或非C
(三)特殊式
特殊式把二难推理缩小到两个概念的范围,这一点利用假言命题的“连锁推理”规则可以把复杂的推理形式简单化,轻而易举的解决问题。
①如果A,那么B;如果A,那么非B;所以,非A
②如果A,那么B;如果非A,那么B;所以,B
以上几乎涵盖了行测考试中二难推理所有考查的形式,以下通过几道真题示例的讲解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这一类型题目的推理规则和解题方法。
例1.有人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能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就一定能创造财富而变得富有;而这样的一个国家要想保持政治稳定,它所创造的财富必须得到公正的分配;财富的公正分配将结束经济风险;但是,风险的存在正是经济有效率运作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从上述观点可以得出:
A.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富有不可能并存
B.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有效率运作不可能并存
C.一个富有国家的经济运作一定是有效的
D.一个政治上不稳定的国家,一定同时充满了经济风险
【答案】B.解析:运用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和连锁推理,可得出题干的逻辑关系如下:
①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富有;
②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存在经济风险→财富不公正分配→政治不稳定;
③政治稳定→财富公正分配→不存在经济风险→无法有效率地运作经济;
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选言命题的转化关系,由③可知,或者政治不稳定或者无法有效率地运作经济,B项正确。
否定前件无法否定后件,因此根据①③,无法由政治稳定→不富有,A项错误;
由①可知,“有效率地运作经济”是“富有”的充分条件,C项错误;
由②可知,“存在经济风险”是“政治不稳定”的充分条件,D项错误,正确答案为B.
例2.某市要建花园或修池塘,有下列 4种假设:修了池塘就要架桥;架了桥就不能建花园;建花园必须植树;植树必须架桥。
据此不可能推出的是:
A.最后有池塘
B.最后一定有桥
C.最后可能有花园
D.池塘和花园不能同时存在
【答案】C.解析:题干的逻辑关系如下:①修池塘→架桥→不建花园;②建花园→植树→架桥。由①否定后件就能推出否定前件,可知,建花园→不架桥,与②建花园→架桥构成二难推理,符合特殊式的第二种:如果A,那么B;如果A,那么非B;所以,非A,因此不建花园,C项推不出。
例3.威尼斯面临的问题具有典型意义。一方面,为了解决市民的就业,增加城市的经济实力,必须保留和发展它的传统工业,这是旅游业所不能替代的经济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为了保护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必须杜绝工业污染,但是,发展工业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工业污染。
可见:
A.威尼斯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经济发展的停滞或生态环境的破坏
B.威尼斯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应是停止发展工业以保护生态环境
C.威尼斯市民的生活质量只依赖于经济和生态环境
D.如果有一天威尼斯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这一定是它为发展经济所付出的代价
【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将两方面内容用逻辑关系表述如下:①发展经济→发展工业;②保护生态环境→杜绝工业污染→不发展工业,①②构成二难推理,符合破坏式的第二种情形:如果A,那么B;如果C,那么D;非B或非D;所以,非A或非C,因此得出,或者不发展经济或者不保护生态环境,A项正确。
所谓的二难推理就是对假言命题中连锁推理和“逆否命题”的考查,只要熟练掌握这两种规则就可以应对公考路上这一类型的所有题目。
国考行测:必然性推理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逻辑判断部分,必然性推理中的直言命题是必考的题型,是我们同学在备考过程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学习后期命题的基础,并且矛盾关系也是我们考场上的高频考点。因此,直言命题矛盾关系的基本理论值得我们去进行研究。在此,中公教育专家为广大考生详细讲解一下关于必然性推理中的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矛盾关系的含义
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只分A、B两种情况,且永不相交,永远一真一假。
用图形表示:
用数字形式表示:A+B=全(即加和是全集)A⌒B=空(即相交是空集)
示例:黑色和白色,不是矛盾,虽然相交为空集,但是相加不为全集。>5和=<5,是矛盾,相加为全集,且相交为空集。
二.怎样找一个命题的矛盾命题
其实简单的能直接想出来,但是如果复杂的命题要怎么找矛盾?其实只要在原命题前加上否定词(eg并非、不是、否)即:“A”的矛盾是“并非A”。
三.在直言命题中存在哪些矛盾关系
我们之前说直言命题有六大类,分别是所以是、所以非、有些是、有些非、某个是、某个非,那么这六大类谁和谁是矛盾关系?我们一起看一个例子:
Eg原命题:所有中国人是善良的
矛盾命题:并非所有中国人都是善良的
等价于,至少有一个中国人不善良
等价于,有些中国人不善良
因此:所有是的矛盾命题是有些非,同理可得所有非的矛盾命题是有些是,某个是的矛盾命题是某个非,所有直言命题六大类中存在了三对矛盾关系。
四.矛盾关系的考查方式
第一类:知真求假型(知假求真型)通常是题干给的原命题为真,问选项中哪项必定为假,那这种题型为什么能用矛盾解题呢?因为矛盾永远是一真一假。
【例题】小明是个90后,假如这句话是真话,则两个选项中哪项必定为假?
A:小明是89年生的 B:小明是92年生的
中公解析:答案显而易见是A选项,因为我们已知了原命题小明是个90后为真,则根据矛盾关系永远一真一假可知,并非小明是个90后为假,则A选项说小明是89年生的符合并非90后,即A选项必定为假。
第二类:真假话问题,题干中往往会给出几个人或者几个条件,解题思路可以是假设法(但是不建议使用,容易绕)矛盾法(简单必须掌握)
【例题】甲说:今天是星期一,乙说:今天不是星期一,丙说,今天不是星期四,三个人的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请问今天是星期几?并且说真话的是谁?
中公解析:说真话的是乙,今天是星期四。我们细看题目会发现题中存在矛盾关系,分别是甲和乙说的话互为矛盾,那我们根据之前的学习已经知道矛盾关系永远一真一假,那么甲乙两人必定一人说真话一人说假话,那么根据题干的条件,三个人的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那么剩余的丙说的必定为假话,则丙的矛盾也就是“并非今天不是星期四”为真话,则今天为星期四,那么矛盾关系中甲说今天是星期一就必然为假。
总结思路:真假话问题,主要是看清题目找出题干中存在的矛盾关系,绕开矛盾确定剩余条件的真假情况,解开矛盾,简单来说就是三步走:一找二绕三解。
以上即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必然性推理之直言命题矛盾关系的知识点分析,希望通过上述的讲解大家能对直言命题矛盾关系有更清晰的了解。同时在后期,中公教育专家也会给大家进行必然性推理其他命题知识点的详细讲解,大家敬请期待。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必备技巧:翻译推理基本答题方法
2020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之翻译推理题:
推理思路
1)翻译
①如果…那么…,只要…就…→前推后;
②只有…才…,除非…否则不…→后推前;
③或者…或者…→否定一个必然肯定另一个。
2)推理
①A→B等价于-B→-A(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
②-(A或B)等价于-A和-B
③-(A和B)等价于-A或-B
推理规则
1)递推规则
A→B,B→C;
A→B→C或A→C
2)逆否命题
A→B-B→-A
好了,关于公务员考试否定推理和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必备技巧:翻译推理基本答题方法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