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乡镇公务员考试怎么高分和公务员申论怎样才能得高分,麻烦大神可以解答一下,谢谢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怎么拿高分
申论不像行测,行测可以靠刷题提高分数,那么申论该如何动手去练习呢。在练习中应该注意哪些方式方法呢?
1.反复练习
这里的反复练习,就是一道题写一遍,改一遍,再改一遍……一直修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在写之前不要去对什么参考答案,许多参考答案本身就有很多问题,这并不是说所有参考答案都有问题。写到你认为满意了,再去对应,自然会发现问题。有些人因很多年都不写作了认为自己写得很差,简直惨不忍睹,根本就不想修改,这是完全正常的。如果有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有勇气直面自己惨淡的写作能力,并要有信心,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写好。
2.没有不会写的,只有不愿写的。
还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练习时很投入,一天就做一套题,十天做了十套题,每套题都是50分,最后加起来还是50分。如果十天都在做一套题,并且不停地修改,第一天是50分,最后一天可能修改到及格甚至更多,这样不仅学会了做这套题,还掌握了可以考到及格的方法。这正是《老子》中所谓的“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通过一套或者几套题作为申论写作的范式,然后按照这样的范式去写各种不同的申论。这在某种意义上与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是同样的道理。
3.多角度、多层次练习
申论题型同样有多种,字数要求也有不同,就好像游泳的方式有很多种,长短距离也会不一样。有的人写文章永远只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式,并且只能写到800字。就好像游泳只会仰泳,只能游到100米远,有一天要考的是蛙泳、要游200米就傻了,最后还是按照仰泳来游,这些人的心态是反正我能够游到终点就是了,哪里还管什么样式。这和很多人写文章是一样的,反正凑够字数就行了,哪里还管什么样式。这样的做法过于消极保守,很难做好事情。唐太宗在写给儿子李治的《帝范》中说到:“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在申论练习时首先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比如一道概括题,要你写300字以内,你就先写300字。写完了,修改到你自己比较满意了,你再想一下,如果要求你写200字怎么写,如果要写500字甚至更多,你又应该怎么添。
在概括题中,既有3000多字的材料要求用200字以内来概括的,也有3000多字的材料用500字来概括的,因此在练习时就必须考虑到题目本身可能的变化。另外一个就是语言表达,很多时候语言表达都千篇一律,也就是所谓的语言表达的套话,这并不是套话就一定不好,即便是套话,也会有很多种,所以学套话也要多学几套,不要总是那一套,这样写作时就可以运用自如了。除了套话之外,还有些非套话,可以试一下如果不用套话,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规范流畅地将题目写出来。再一个就是文章结构,用一种结构写,写了1000字,可以再想想,可不可以换一种结构,写到1500字甚至更多。通过这样的练习才可以做到厚积而薄发。
4.分类练习
能力和知识没有直接的逻辑上的联系,但对相关主题背景的了解对我们的答题会有潜移默化的帮助。有很多申论参考资料对申论考试的话题做了很多主题的分类,这是值得借鉴的。
在练习时,最好集中一段时间练习一个话题,不要今天练习的是农村问题,明天又变成了网络治理,后天又是环境污染。其实,完全可以一个星期都死盯住农村问题,所有和农村问题相关的背景材料、文章、练习题和文件,新的旧的、中央的地方的、官方的民间的,都收集起来,看到好的关键句子,还可以摘抄下来,可以读读背背,也可以对它们进行加工。总之,那段时间就把自己当作一个农民,或者把自己当做一个村长,甚至就是一个农业部长,切切实实地深入思考一下我们的农村问题到底应该如何解决,为什么要这样解决。通过移情,让自己真心实意地为农民和农村考虑,做的和想的全是农村和农民,直到你晚上做梦都在为农民诉苦、为农民流泪、为农民愤怒,你就赢了,你就把这类问题撅入你深层记忆中了。如若考到相关的主题,这些深层的记忆就会潜移默化地对你产生作用。其他的主题也是一样的。
有的人会想,这不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如果你想做公务员,这点时间都不愿意花,试问又怎么敢把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交给你?当然,话又说回来,如果你只是想准备考试,集中精力和时间,一个星期攻克一个主题就差不多了,申论考试的中心主题并不多,就那么十多个。
5.有针对性地练习
每个考生的情况不一样,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有的人写作功夫不错,但是阅读能力欠缺,在练习时要着重练习自己阅读材料的能力,否则答题时就容易偏离材料,使答题缺乏针对性。还有的考生想得很多,但就是表达能力欠缺,这就需要多看官方的新闻报道和文章,必要时还可以读一读、背一背华图教育推荐的优秀申论范文;有的人概括能力很好,但是缺乏发散性思维,就要多看、多想,在扩展自己知识面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否则就会出现答题重复啰嗦,总是凑不够字数;有的对策题答得很好,但概括题很差,这就需要多练习自己的归纳能力;有的对策写得很宏观,但缺乏具体内容,这就需要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从中观、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的信息;有的正好相反,对策写得过于具体,但缺乏概括性,就要多阅读一些宏观论述问题的公文。
6.全真模拟练习
在经过了上述的打磨之后,全真模拟练习是很有必要的。前面几个阶段的练习都是不计时间,不计代价,而全真模拟练习就是找一套难度适中的模拟试卷或真题,在规定时间内将题目做完。
公务员考试如何才能取得高分,要有效啊
公务员考试笔试科目两科:申论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一是把握几个原则。格式正确,卷面整洁,政府立场,首尾相应,这是申论写作中要把握的最基本的几个原则。首先,正确的格式,整洁的卷面,会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这一点,对于已经历过中考、高考的考生们来说,应该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其次,在公务员考试中,应该树立公务员的虚拟身份,站在政府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语言要公平、公正,体现政府的立场。再次,一定要做到首尾相应,在文章结尾部分再次点明主题,和开头相呼应,这样才体现出文章的完整性。当然,掌握了这几个原则,只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前提而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申论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考生在日积月累过程中知识积淀的结果。二是提炼出适合自己的答题套路。有些考生并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作基础,而且可能常常会觉得无从下笔,或者言之无物,这个时候,不妨多看一些关于申论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从中提炼出适合自己的答题套路。尤其在文章的论述部分,对策分析和论证是这一部分的重点,也是整篇文章的重中之重,对于对策的探讨可以从思想认识、制度建设、政策法规、监督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入手,在答题时对此加以灵活运用。当然,也有不少专家并不赞成将申论写作格式化,写成毫无特色的“八股文”,这种反对是有道理的,但是,对于相当一部分基础较为薄弱的考生来说,总结答题套路仍然不失为一个较为适用而且颇有成效的选择。因为,四平八稳的写作方法虽然不会让你的文章很出彩,但它至少可以保证你不会在申论考试中分数太低。三是提升答题高度。上述第二条只能保证你考试分数不会太低,但文无定法,真正要想取得高分,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必须将自己的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写作时能有所创新。申论考试资料一般取材于社会生活中的时事热点,所以考生平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关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收集一些时事热点资料,掌握一些常用的基本概念,了解政府立场及政府相关机关对某些问题的应对策略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答题时将自己的思路提高到相应政策的高度,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案,而不仅仅是一些空洞、抽象的套话。一些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行测上,而认为申论不用备考,或者认为备考成效不大。在此,建议你,一定要走出这种认识误区,认真备考申论,多看公考教材中提供的一些规范化的范文,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和答题方法,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做一些练习,以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由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在考试的性质、内容、答题方式、施测方法上都具有特殊性,多数应试者又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考试,因此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种形式往往存在着适应上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应试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准备工作。一、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职业能力测验的题目一般比较简单,只要给你充足的时间,得到正确答案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在这种考试中,试题虽易,做对却并不容易,取得满分则几乎不可能。因为这种标准化考试的一大特点就是题量大、覆盖面广、时间紧。职业能力测验的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共有135道题目,需要考生不到一分钟做出一道题。显然,没有时间答完所有的试题是正常的。为了提高效率,取得好成绩,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了解测验的实施方法和程序,如答卷纸的使用方法,分段计时的要求,时间的分配方法等,做到心中有数。(2)搞清题型特点及答题思路。测验的考题是逐年翻新的,不可能今年出与去年完全相同的题目。但是,把以前出过的题目稍加变化,作为新考题重新出来,却是屡见不鲜的。因此,仔细研究前几年出现过的题型及其特点,无疑会对而后的考试很有帮助。另外,适当选择一些模拟题来做也是十分有用的。模拟题不仅有助于熟悉题型,还可以帮助我们计划正式考试时如何在每个部分、每道题上分配时间。(3)考试时严格按主试人员的要求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规定的题目。不要越栏作答,做到有条不紊。二、掌握正确的应考技能有些人平时表现十分出色,但在考试时总是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这种情况与缺乏正确的应考技能不无关系。在考试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会有助于自己真实水平的发挥: 1调节自己的情绪大多数人在考试前都会出现比较高的焦虑情绪,这是很自然的事。那么,在这种时候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应该树立一个信念,就是要把焦虑变为动力,从思想上让自己得到放松。其次,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保证有足够的复习时间,使自己不会在考前最后一刻感到懊悔和紧张,更增加了自己的焦虑情绪。第三,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只是把考试当做显露自己才能的一次机会,就会减轻许多心理负担。此外,考试前准备好必须物品,提前到达考试地点熟悉考试环境等,都有助于稳定我们的情绪,坦然地面对考试。 2把握好考试时间考卷打开后,不要忙于做答,先把卷子浏览一遍,了解总的题量以及各题的难度情况,粗略分配一下每道题所用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答题过程中灵活掌握。 3先做会做的题千万不要在难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先保证把会做的题目做完,否则得不偿失。遇到难题时,在上面划一个记号,而后跳过它们,若答完所有题时尚有时间可以再思考这些题目。 4克服考试中的“舌尖效应”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情形,一些很熟悉的事情,就是一时想不起来,有一种话到口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心理学中称为“舌尖效应”。“舌尖效应”在情绪紧张时尤为明显。在考试中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紧张,可以暂时把这个题目放在一边,先做其它的题,过一会再回过头来思考这个问题,也许就会想出答案。 5避免犹豫不决,重视直觉思维在考试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这种情况,针对一个问题,想到了好几种答案,且觉得几种答案都对又只能选一种时,应试者往往会陷入沉思,犹豫不决,最后瞎猜一个答案。在这种情形下,建议你采纳最先想到的方案,也就是说,要重视直觉思维的结果。直觉思维是以过去的体验和知识水平为基础产生的,故有一定的正确性,它比随意瞎猜更有效一些。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考试,不仅是对应试者知识、能力进行检验,同时也是心理素质经受检验的过程。良好的心理状态,恰当的动机水平,充分的思想准备,往往比考前其他方面的准备更为重要。当人们面临考试时,一般都有很强烈的取胜动机,希望自己获得成功,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高的求胜动机,过高的期望水平,又会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影响到正常水平的发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效果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曲线关系。也就是说,过低和过高的动机水平均不利于活动的效果,而只有当动机保持在中等水平时,才会刺激个体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取得满意的考试效果。因此,在考试过程中,不要过多地思考胜败得失问题,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对自己真实水平的检验,就可以减轻心理压力,轻松上阵,坦然应对,正常甚至是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公务员考试高分技巧有哪些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公务员考试分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地方公务员考试。
》》请点击查看更多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及复习技巧!
【了解考试内容】
[笔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部分。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报考者都参加这两科的考试。部分岗位需参考外语水平考试或专业考试。
各地方公务员考试和国家接近,基本沿用国家的模式,大部分省考试大纲也是参照国家的。例如:四川公务员考试一般情况笔试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江苏公务员考试,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测》和《申论》三部分。
[面试]
公务员考试分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地方公务员考试。面试具体内容略有差异。
公务员考试面试形式分为结构化面试或无领导小组讨论。
面试测评八大要素包括: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自我情绪控制、人际合作意识与技巧、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举止仪表。
具体考试内容请参见对应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
【备考技巧】
第一个阶段是全面夯实基础阶段。
对考试必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了解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和特点。
第二个阶段是考题练习阶段。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做一定数量的题,重点解决答题思路的问题。这个阶段要注意归纳总结,即拿到题后要知道从什么角度、可以分几步去求解,每道题并不要求都要写出完整步骤,只要思路有了,解题就问题不大了,考生可视情况灵活掌握,省出时间来做更多的题。所选试题可以是历年真题,也可以是书上的练习题,但真题一定要做,而且要严格按照实考的要求去做,把握真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及运算步骤。
第三个阶段是实战训练阶段。
考前一个月,是临考前非常重要的阶段。考生要对要求的知识点做最后梳理,进行实战训练,自测复习成果。在做模拟题前先要进行系统记忆、掌握基本方法。
最后阶段是考前冲刺预测。
最后是收缩范围阶段,一般为考前15天左右。针对做模拟试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最后的补习,查缺补漏,以最佳的状态参加考试。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公务员申论怎样才能得高分,麻烦大神可以解答一下,谢谢
申论作文的得分要点
申论作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分值最重,耗时最长,发挥余地最大。
如果能够清楚申论作文的得分要点,那么就相当于抓住了蛇的七寸,任你怎么玩弄,申论作为高分都属于你。
那么什么是申论作文的得分点呢?申论主要考察三个部分:结构,论证和语言。得分点主要有以下八条:
一、文章是否完整,是否有标题、开头和结尾以及中间内容。
二、是否引用材料中的语言、例子。
三、第一段是否符合申论“三段论”要求(第一段是申论阅卷的重点)。
四、是否清晰明确提出正确、符合主流的论点。
五、是否采用正、反对比论证。
六、论证手段是否丰富(如:数字,归纳推理等)
七、论证逻辑是否清晰。
八、是否有标称性语言(如:关系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另外特别注意:
第一,申论文章不是“高中议论文”,即不满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构模式,而其结构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效果是”模式。这一套路将在两个经典申论套路中详细说明。
第二,申论有卷面分数,包括字体清晰和字数要求,但最多扣分不超过5分。
第三,得分点中并没有提到对策得分,对策只是作为论证手段的一个方面,切勿本末倒置,胡乱拼凑。
第四,申论文章并没有区分什么“议论文”和“策论文”,这些只是某些人臆造出来的。
第五,省部级和地市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提出论点的高度和论证手法的深度。
第六,文笔很好固然重要,可以把文章写的神采飞扬,但必须注意到申论语言要符合官方要求,该“官方”要“官方”,做到收放自如。
领会到这些得分要点,那么也就抓住了申论的“七寸”,书写申论作文就会轻松自如、游刃有余。
公务员考试申论怎么考高分
申论是对考生多种能力的测查,具体到考试中则体现为不同的题型,单一题、综合题、公文题,公考社区对国考申论中必考的几种题型的解答方式进行总结,以供考生复习参考!
单一题单一题的提问要素指向明确,要素种类少,一般就一个作答要素。常见出题要素有:问题、影响、对策等。这些要素可通过在材料中找关键词汇进行作答:
一、问题
常见问法有:问题、不足、困境、表现、瓶颈、挑战、难点等。可关注材料中的负面元素,寻找标志性词汇。如:不科学、不合理、不完善、不健全、不足;缺乏、缺少、流失;少、差、弱……等。
二、影响
影响大致可以分成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类。正面影响的常见问法:意义、效果、成果、积极作用等。可关注的词汇有:促进了、改善了、增加了、提高了、减轻了、实现了、弘扬了、倒逼等。负面影响的常见问法:后果、危害等。词汇有:降低了、减少了、破坏了、阻碍了、加重了、激化了等。
三、对策
常见问法有:做法、措施、建议、对策、意见、经验、启示等。要重点关注材料中的动词,如:推进、推动、建立、健全、统筹、设置等等。也可问题反推和经验借鉴。
需注意的是有些对策类问题只要求回答对策;有些对策类问题需要回答问题和对策。问题和对策都要作答时,建议两种元素分开作答,更为清晰。
作答单一题要注意以下内容:
1、审题要按照审范围、主题和结构、要求的顺序审清题目,其中尤其需要注意审清主题。比如“转型期青年人存在的心理问题”这个主题,如果没有审清主题,可能会把心理以外的问题作为目标答案,导致答案不准确,同时超出作答字数的情况发生。
2、材料处理要注意利用技巧。材料处理包括摘抄,概括归纳,分析推导。摘抄要注意摘抄规范的关键词,而不是大段抄原文;遇到说的不清晰,不透彻,不规范的情况要用规范的词汇进行概括,比如“村里以前有34000~35000头猪,每天都有仔猪出生、肉猪出栏、病猪死去,具体多少就不清楚了。”属于不规范表达,可以概括出“数量不清”。
3、在答案组织上要注意是否分类。首先,要明确只有题干中出现“分类合理、层次清晰、分别、种种、归纳”时才分类,其他情况不强制分类。其次,分类并不是靠同学们天马行空的“乱分”,多数情况都是要按照材料自身的逻辑来分类。
综合题
综合题是与单一题相对应的,考查要素多个,常见的出题方式有三种,即概括主要内容题、词句解释题、观点现象分析题。但概括主要内容在近几年的国考中都没有出现,所以备考时可侧重后两类题型。
一、词句解释
问法:谈……的含义;对……进行解释;谈对……的理解。
作答思路:释义(根据专家观点、与解释的词句相近的句子、总结句等,进行简单的字面表达得出词句的含义)+相关要素(问题、危害、意义、事例等)+对策(应该怎么做)。
例题:请结合“给定资料3~4”,对“人口诅咒”作一全面解释。
根据作答思路,预判本题的作答内容,包括:
1、人口诅咒的含义(解释);
2、人口诅咒出现的原因,会带来什么影响等(材料有什么写什么);
3、怎么才能避免人口诅咒(对策)。
作答词句解释题要注意以下内容:
可通过感情色彩来快速定位关键词。由于申论材料通常并不是开篇就给出题干中需要解释的词或者句子的含义,而是读到后面才能之后该词汇或句子的具体含义,那么这之前的材料到底有没有要点,以及要点是什么可能并不清晰,所以往往可能会感觉逻辑混乱、要点不清。巧用感情色彩可解决这个问题,比如题干要求对“人口诅咒”进行解释,考生在审题的时候就应该能判断“人口诅咒”不是一件好事,那么它的解释应该也是负面的,所以当阅读材料的时候可先将负面的信息勾画出来;再如题干要求理解“通过水的意象,体味儒之柔”,水的意象以及儒之柔从字面上都比较正面,所以可以到材料中关注积极正面词汇。这样就能够定位关键词,待材料给出解释后再判断相关要素和对策。
当然这是答题的辅助技巧,万不可完全作为答题的根据,毕竟也有个别题目不能完全凭主观感受判断词性色彩。比如,2015年地市级的国考题,曾让我们谈对“新技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这句话的理解。从表面上看,新技术似乎既“创造”了一些东西,“毁灭”了一些东西,感情色彩既有好、也有坏,但其实材料中所给出的信息则全部都是新技术带来的意义(所谓“毁灭”也只是毁灭了落后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切记“材料为王”。
二、观点现象分析题
问法:对……观点/现象的见解/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证充分、有理有据等。
作答思路是:表态+理由(从问题、危害、意义、事例等方面展开)+对策。
例题:“给定资料5”中谈到,“博士生逃离科研选择去当中学教师”的现象引发了社会热议,请你参考给定资料,对这一现象进行评析。
根据答题思路,这道题先表态,即这种现象是好、不好,还是既有好也有不好、需要理性看;其次回答理由,说这种现象好就要阐述好的理由,不好就罗列不好的理由,如果两方都有,理由就需要全面阐述;最后给出解决对策。
作答观点现象分析题要注意以下内容:
注意表态要依据题干和材料,而非个人主观判断。另外,倘若题目有“论据充实”“有理有据”等要求,则答案中就一定要写出“典型事例”。何谓“典型事例”?即材料中用大段篇幅集中描述的某一个事例。在写事例时,往往用简练的语言带过即可。比如,一段材料大篇幅的描述了“最美妈妈”吴女士接住坠楼婴孩,并被媒体报道、群众赞扬的事迹,我们只需将其写成“最美妈妈吴女士勇接坠楼婴孩”即可。
公文题
申论考试中的所谓“公文题”,一般多是常用事务性文书,而非法定公文。
问法:题干中会出现:量词+文种的表达形式,如:一篇建议书、一则讲话稿、一封公开信、一份指导意见等。
许多考生最担心的是公文的格式,其实公文题完整格式只包含标题、称谓(主送机关)、落款这三个部分,具体为:
1、标题
写法: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例如:国务院关于坚决稳定市场物价的通知
但一般在申论考试中,“发文机关”可以省略,即按照“关于+事由+的+文种”的格式写出标题即可。如“关于号召职工爱岗敬业、积极创新的倡议书”。
2、称谓或主送机关
需要顶格书写,如尊敬的与会嘉宾、各社区、各位居民等。
3、落款
写在正文右下方即可,包括发文人或单位以及发文时间,发文人或单位在发文日期正上方。其中,发文的具体时间可以用“XX”代替,如“XXXX年XX月XX日”。
作答公文题要注意以下内容:
1、完整格式包括标题、称谓(主送机关)、落款三部分,但并不是所有公文都必须要完整的包含这三个部分。比如需要我们对某些观点或现象进行评论的公文题就不需要写称谓和落款。2014国考副省级的考试题,要求我们就“跟风现象”写一篇评论,那么我们只需写出标题“告别跟风,走向成熟”即可,称呼落款都不用写。
2、公文的内容往往由公文的写作目的决定。比如,题干要求写一份《国外城市水系建设考察报告》,其目的自然是介绍考察到的所有内容,因此只要跟“国外城市水系建设”这一主题相关的信息,就都应作为答案要点写出。再如,题干要求写一份《正确看待“网络新一代”》的短评,则其目的便是对“网络新一代”进行评价,因此其答题的内容就应该是我们对其评价的态度、相关的理由以及以后如何对待“网络新一代”的对策。因此,公文题的写作内容需要根据该公文的目的决定,需要我们灵活把握。
工匠精神美文赏析(常考点)
劳动还光荣吗?劳动还能致富吗?
让“劳动者”梦想成真
——站在新时代的起跑线上②
拥抱知识、技能和创新,是中国人口红利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每一个个体放大人生价值的关键砝码。
劳动还光荣吗?劳动还能致富吗?这些略显宏大的命题,近来却屡屡引起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讨论。在网上,有位经济学家曾抛出一条“毁三观”的结论:劳动致不了富,迅速遭到众多网友从事实到逻辑、从学理到情理的全方位反驳。事实证明,靠双手实现梦想、用劳动创造价值,既是人之为人的朴素道理,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更是我们时代深植于每个劳动者内心深处的真诚信仰。
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是事关社会根基的大命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即提出主张,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更进一步提炼了劳动的意义;因为历来重视勤劳致富、信奉劳动创造价值,中国的变革甚至被外媒称为“勤劳革命”。回溯历史,从“铁人精神”到“红旗渠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正是劳动者手不停歇、抓铁有痕地实干,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中国。不可否认,社会上一度对劳动的价值有所怀疑,但时至今日,当蓝领工种薪酬普遍提升,一些企业的大工匠年薪甚至高达百万,劳动价值在回归。这些都构成了十九大报告中“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的坚实基础。
劳动者的内涵被前所未有地拓展。网络主播、职业电竞选手、健身私教、梦想规划师……这些之前很少见的工种被创造出来,同时也催生了这个时代新的“人生赢家”。重庆朝天门的“棒棒军”谢幕了,纯粹作体力要求的工作越来越少,呼唤创造力的行业在急剧扩张。随着新发展理念的激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细化的分工,既在拓宽劳动者内涵,也在敦促劳动精度的提升。同样加工一个零件,精度99%是工匠,精度99.99%就成了令人仰视的大国工匠。劳动不仅没有过时,其市场价值还将进一步凸显。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正因为知识与劳动已如卯榫般紧扣,我们重申勤勉的意义,更要强调知识的分量。在知识经济风口起飞的创业者,“臂非加长也”“声非加疾也”,是知识提供了杠杆。这是一种风向,更是一种取向:强调埋头苦干不等于一味蛮干,新三百六十行,哪一行都离不开创新。拥抱知识、技能和创新,是中国人口红利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每一个个体放大人生价值的关键砝码。正所谓技多不压身、不看学历看能力,新时代这杆秤,比任何时候都掂得出一个人的真正分量。
让劳动者梦想成真,勤劳勇敢者最需要的是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30多年前,正是城乡间闸门的打开,让束缚在土地上的手脚一下子伸展开,让中国的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今天,当户籍改革继续推进,市场机会持续增加,更多人有机会跻身成才成功的大门。但这条大路仍需要进一步拓宽。从金融浇灌“三农”到孵化创业项目,从强化职业培训到提供职业规划辅导,从增进劳动权益保障到消除就业歧视,当每一个最初的梦想被善待,勤勉劳动自然会成为一种信仰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从制度运行的视角看,确保采花的蜂吃到最甜的蜜,甚至比鼓励“蚕吐丝、蜂酿蜜”更为重要,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被劳动者共享。当所有勤劳守法者都能致富,做大中等收入群体水到渠成,劳动的价值不言自明。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但劳动可以让梦想成真。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