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的真题和解析(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判断推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公务员考试的真题和解析,以及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判断推理)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公务员考试的真题和解析(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判断推理))

本文目录

公务员考试的真题和解析(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判断推理))

  1.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题型真题详解:结论型题目
  2.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判断推理)
  3. 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三)
  4. 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的内容简介
  5.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题型真题详解:结论型题目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题型真题详解:结论型题目

公务员考试的真题和解析(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判断推理))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判断推理专项有四种题型,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逻辑判断中有一种常见的类型是结论型题目,本文结合往年的真题做专门介绍这一题型,帮助考生备考。

一、什么是结论型题目

结论型题目是题干中给出几个前提或条件,要求从选项中选出可能的结论的一类题目。这类题目类似于言语理解题,题干信息量一般较大,常常考查对题干细节信息的捕捉和理解,有时还会考查对中心论点的归纳和概括。

结论型题目的提问方式一般是:

“从上文能(或不能)推出以下哪个结论?”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除了以下哪项,其余的断定也必定是真的?”

“以下哪项作为结论从上述题干中推出最为恰当?”

“下列哪项最能概括上文的主要观点?”

提示:有些必然性推理题目的提问方式与结论型相似,但并不是结论型题目。例如2010年国家行测86题的提问方式是“由此可以推出”,但此题的题干和选项可以转化成假言命题的形式,考查的是对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推理知识的掌握,而不是结论型题目。

二、如何做结论型题目

结论型题目主要考查考生两个方面的能力,即对题干信息的理解和对论点的归纳。有的题目四个选项都是对题干信息的考查,有的题目个别选项是对题干的归纳,而其他选项是对题干信息的考查,很少出现四个选项都是归纳论点的题目。

三、解答技巧

对需要理解题干信息的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对题干某些细节信息的准确理解。解题的关键就是在准确理解题干信息的基础上,对比选项与题干信息的差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1)是否与题干信息点相矛盾;

(2)是或然性还是必然性;

(3)是否偷换概念;

(4)条件的适用范围是否改变;

(5)是否超出题干信息的范围。

对需要归纳论点的题目,即要对整个语段所要表达的主旨进行概括,类似于阅读理解,解题时要首先弄清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出中心句、关键词和论据;如果是单纯的说明性文段,也要找出关键词和重要信息点。

四、真题详解

例题1:2009年国家行测真题

当受到害虫侵袭时,大豆和其他植物会产生一种叫做茉莉酸盐的荷尔蒙,从而启动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更多蛋白酶抑制剂,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害虫吃下这种化合物以后,其消化功能会受到抑制。植物生物学家德鲁西亚发现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导致植物丧失分泌茉莉酸盐的能力,整个“防御通道”由此将被关闭,于是大豆类作物的抗虫害能力便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而逐渐减弱。

由此可以推出()。

A.大豆产量会受到空气状况的影响

B.茉莉酸盐的主要作用是抵抗害虫

C.不能产生茉莉酸盐的植物将很难抵御害虫

D.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增加大豆的抗虫害能力

【思路点拨】观察四个选项,考查的都是细节信息,然后仔细阅读题干,进行对比分析。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大豆类作物的抗虫害能力会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而逐渐减弱,而抗虫害能力的强弱自然会影响大豆的产量,因此可以推出大豆的产量会受到空气状况的影响,即A项正确;

题干中只是说明茉莉酸盐会启动一系列化学反应来增强自身抵抗力,抵抗害虫的是蛋白酶抑制剂,B项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题干只涉及大豆类作物,而非所有植物,C项超出了题干信息的范围;

题干中只是说明大豆类作物的抗虫害能力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而逐渐减弱,可以看做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D项改变了条件的适用范围,因此错误。故答案选A。

例题2:2009年国家行测真题

生物化学家们宣布,他们已掌握了有效控制植物体内拟南芥酶的技术。使用这种技术,人类就可以改变蔬菜和水果的气味。拟南芥酶是两种物质的综合体,包括二烯烃氧化物和过氧化氢酶,它能产生茉莉味和绿叶挥发物GLV,后者决定了蔬菜和水果的芳香特点。

由此可以推出()。

A.茉莉花中含有的拟南芥酶比其他花多

B.在掌握这项技术之前,人类无法改变植物的气味

C.如果去掉了拟南芥酶,蔬菜和水果将改变气味

D.决定蔬菜和水果气味的是二烯烃氧化物和过氧化氢酶

【解析】由题干信息无法得知茉莉花中拟南芥酶的多少,A项超出题干信息的范围,故错误;题干中只是提到“使用这种技术,人类就可以改变蔬菜和水果的气味”,“蔬菜和水果”与“植物”不是同一概念,故B项错误;由题干中拟南芥酶中的产生的绿叶挥发物决定了蔬菜和水果的芳香特点可知C项正确;D项与题干信息矛盾。故答案选C。

例题3:2007年国家行测真题

盛世兴收藏,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精神需求更加丰富,神州大地兴起了收藏热,然而掺入了功利色彩,热的多少有些浮躁,热的缺少点文化灵魂。最近北京举办了几次“鉴宝”活动,请专家为民间收藏者鉴别藏品,扶“宝”而来者甚众,真正淘到真品的,寥寥无几;一些人耗资数万、数十万,却看走眼了,得到的却是赝品。

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收藏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B.收藏需要加以正确引导

C.收藏市场亟需一批专业的“鉴宝”人才

D.“鉴宝”活动有利于净化收藏市场

【思路点拨】此题信息量较大,关键是找准中心句。第一句话是概括性的,而第二句则是具体的事例,因此第一句是中心句,即题干的论点。弄清题干的论证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A项是对第二句的过度引申,第二句主要是为了举例说明论点,而论点与是否“具备专业知识”无关;C、D两项都超出了题干信息的范围。B项是对第一句的提炼,由“掺入了功利色彩,热的多少有些浮躁,热的缺少点文化灵魂”可知收藏需要加以正确引导,故答案选B。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判断推理)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答案

2014年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已结束,华图教育集团全体工作人员及考生,第一时间收集、整理试题,截止目前,判断推理模块完善到85-104题。

85.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③⑥,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④⑤,②③⑥

二、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请开始答题:

86.选择性曲解是指人们面对客观事物,经常会不自觉地把外界输入的信息与头脑中早已存在的模式相结合,从而出现根据自己固有的价值体系和既定的情感好恶来解释所接受信息的倾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选择性曲解的是:

A.爱屋及乌

B.指鹿为马

C.按图索骥

D.度日如年

87.扩大论题和缩小论题在辩论赛中很常见。在相互的辩驳中,辩手们常常故意扩大对方的论题,将对方的论题推到荒谬的地步,以利于本方的反驳和进攻;同时为了利于本方立论与防守,辩手们又常常故意缩小本方的论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了扩大论题的是:

A.将论题”中学性异性交往弊大于利”解释成“中学生异性过分密切交往必定弊大于利”

B.将论题“人性本恶”解释成“人具有与生俱来的本能和欲望,因此人性是恶的”

C.将论题“德国人很严谨”解释成“所有德国人都很严谨”

D.将论题“人性本善”解释成“没有人不是善的”

88.组织控制是指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来约束组织成员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最能体现组织控制的是:

A.某高校不断加强对外交流,派遣访问学者的名额逐年增加

B.某公司每年举办新人入职会,以便让新加入团队的成员忙熟悉环境

C.某生产厂商为了提高员工生产积极性,薪酬计算由原来的计时绩效改为计件绩效

D.某外企实行上班打卡制,如果员工去见客户可以不用打卡,但须在前一天向上级报告

89.矩阵对策是指处于利益竞争的两个关系主体,各自可选的策略有限,且在一局对策中双方得失和为零的现象,即要不成功、要不失败。对策中,一方真正成功的措施应该是,针对对方所采取的行动相应地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应对策略,各方选择的策略必定是自己对对方策略预测的反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矩阵对策的是:

A.齐王和田忌按原条件重新赛马,并约定每局比赛须用同等级的马参赛

B.劳资双方进行薪资谈判,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最终双方都作出让步

C.在进入奥运女子排球决赛后,某国家队重新安排队员阵容和出场顺序

D.丈夫要去踢球,妻子要去看电影,儿子要去游乐园,最后三人去郊游

90.签名效应是指当人们在纸上写下自己名字时,大脑中的自我意识会加强,此时看到喜欢的东西,更容易把物品和自己联系起来,产生“这个东西真适合我”等想法,从而激发购买欲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可用签名效应解释的是:

A.快递公司坚持“先签字后验货”的做法

B.采取实名捐款的办法能够募捐到更多善款

C.手术前,患者被要求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D.中介公司要求租客在看房前签订《看房协议书》

91.内隐学习是指一种无需意志努力的潜意识的学习。这种学习的特点在于人们潜意识地获得某种知识,而且无需意志努力就可以将这些知识提取出来,并应用于特定任务的操作中。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内隐学习的是:

A.小张在高考前做了大量数学习题,因此在数学考试中获得高分

B.小李经常看别人下象棋,时间一长,他也掌握了下象棋的方法

C.儿童无需系统地学习语词和语法规则,不知不觉地就会说母语

D.生长在京剧世家的孩子耳濡目染,很小就会唱京剧

92.注意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注意。内源性注意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目标或意图来分配注意

支配行为,是主动注意;外源性注意是指由个体外部信息引起的个体注意,是被动注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内源性注意的是:

A.“轰”的一声响,大家不由地都回头看了一眼

B.六一儿童节,公园里奇幻的魔术表演受到许多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

C.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包括各异、颜色鲜亮,吸引了许多顾客的眼球

D.根据客户的要求,广告设计师特别关注了大量以温馨家园为题材的售楼广告素材

93.顺从型互动是指行动者之间发生性质相同或方向一致的行动过程,常有三种形式:有意无意向他人发出信号或暗示,并引起他人瓜不经过考量,直接按照他人的方式去行动;行动者在他人压力下接受他人行动方式,并且照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顺从型互动的是:

A.很多投资者寻找项目时什么热就投资什么,股票热炒时炒股票,翡翠热时炒翡翠

B.大家对小刘的业务能力有目共睹,连素来挑剔的老主任也赞成选小刘为业务主管

C.护士阿姨一边说“不哭啊,一点都不疼”,一边在毛毛的手臂上注射,毛毛果然没哭

D.小文对新来的家教老师不满意,但无奈于父母的苦心和已缴的学费,还是开始了家教课程

94.红旗原则是指如果侵犯著作权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网络服务商就不能装作看不见,或以不知道侵权的理由来推脱责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适用红旗原则的情形是:

A.未经用户许可,某客户端软件就能够自动扫描,获取用户个人数据

B.甲某利用网络服务商提供的免费存储空间,非法经营盗版影视作品

C.乙某上传正在首播的某热门电视剧,并被网站我推荐到下载首页

D.丙某通过第三方在有下载功能的互联网电视上获取未经授权的节目

95.角色混同指的是将自己所具有的不同角色相混淆,而发生的导致背离角色期待和角色规范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属于角色混同?

A.到北京来打工的某外省青年有时不自觉地说起家乡话,常常弄得同事莫名其妙

B.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醒过来之后惊惶不一,庄周不知自己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成了自己

C.小王是个游戏迷,他常常将工作中的同事假想成游戏中的玩家,也常常将游戏中的玩家想象成自己的某个同事

D.老李是某局局长,对于儿子提出的要求,他常常不自觉地说:“这事得和其他同志研究研究。”为此,他多次受到妻子的批评

三、类比推理。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请开始答题:

96.创新:僵化

A.开放:闭塞

B.发展:前途

C.计划:秩序

D.革新:失败

97.厨师:炒鱿鱼

A.法官:和稀泥

B.司机:开天窗

C.脚夫:撂挑子

D.高手:摆擂台

98.生命:动物

A.绿色:植物

B.思维:人类

C.收获:秋季

D.节气:历法

99.抽样调查:抽样原则

A.调查问卷:征求意见

B.人物访谈:访谈内容

C.数学模型:建模软件

D.设备操作:操作规程

100.交通:拥堵:治理

A.生活:贫困:救济

B.食材:讲究:享用

C.音乐:动感:聆听

D.健康:虚弱:保健

101.红茶::发酵:保健

A.丝绸:染色:收藏

B.玉镯:磨制:装饰

C.石油:蒸馏:燃烧

D.中药:采摘:治病

102.言而有信:言而无信:

A.童叟无欺:明码实价:交易

B.心满意足:贪心不足:满意

C.言之凿凿:口说无凭:证据

D.文思泉涌:搜索枯肠:知识

103.木材:抽屉:收纳

A.钢铁:剪刀:切割

B.棉花:毛线:保暖

C.城墙:石头:防御

D.橡胶:气垫:缓冲

104.()对于国家相当于免疫对于()

A.民族;脱敏

B.人民;淋马

C.国防:生物

D.阶级:疫苗

105.坚若磐石对于()相当于()对于良心

A.懦弱;金石为开

B.意志;知恩图报

C.信心;落井下石

D.品质;铁石心肠

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三)

本文是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三),详情如下:

逻辑判断

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96.天文学家研究发现,1亿年前银河系与一个较小的星系或者巨大的暗物质结构发生相撞,至今仍处在“振动”,仿佛波浪一样,相比之下,环绕银河系中央的速度则达到每秒220公里。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观点的是:

A.银河系横行分布存在南北差异,而其他星系恒星则均匀分布

B.银河系是宇宙中最大的星系,高速运动中此类撞击在所难免

C.天文学家发现,银河系周围有数百个巨型暗物质结构在活动

D.有文献记载,曾有天文学家也认为银河系曾遭遇过此类撞击

97.生物钟基因是控制生物钟的特殊基因,它们相互作用控制其他基因时而活跃时而沉寂,形成睡眠节奏。科学家实验发现,长时间照明会扰乱幼鼠脑细胞中调节睡眠与苏醒节律的生物钟。一些医院的婴儿护理室为方便照料新生儿,习惯把他们安置在长时间有照明的环境中,科学家担心这种长明环境可能导致新生儿睡眠和苏醒的节律发生紊乱。

下列哪项为真,可以成为科学家担心的前提条件?

A.很多婴儿只在护理室中短期停留就会交到父母身边

B.用于照射幼鼠的光线与婴儿护理室的光线强度相同

C.人体内生物钟机制与实验所用老鼠基本相同

D.被长时间照明扰乱了生物钟的幼鼠即便被放回到正常环境也很难恢复

98.研究者受萤火虫的启发,用合成生物技术将荧光基因重组到一种农杆菌中,利用与其一种名为拟南芥的微小植物传递DNA,来培育发光的拟南芥。他们认为如果这项技术应用在树木上,将会使未来的树木发光,并作为路灯使用,这将极大地节约能源。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研究者将荧光基因重组到一种农杆菌中,利用其与树木传递DNA,但这种细菌会影响树木的生长寿命

B.拟南芥能够很好地与农杆菌中的荧光基因融合,但一般的树木难以与这种基因结合

C.这种利用生物技术实现的廉价光源非常节能,据分析其产生的能量比电池更加密集

D.繁华街道中由于车辆密集,这种发光植物很难显现出来,只有在林荫小道中才能发挥照明作用

99.最新研究发现,狼和狗的关键性区别,是食用人类食物这一特点。经过几个世纪,食用人类食物导致了狗具备消化淀粉的基因,它们因此能依靠人类剩余的饭菜繁衍下来,并最终对它们实现了驯化,即在形态、生理功能、行为习惯,对人类的态度等方面都发生大幅度的变化,成为家畜。

以下哪项为真,不能质疑上述说法?

A.如果人们在野外捕捉了狼的幼崽,并对它们进行驯化,时间长了小狼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并且会和人类亲近

B.长期的野外观察表明,当狼群缺少可猎食的动物时也会挖掘植物的块茎充饥

C.在牧区许多牧羊犬和其主人一样以肉食为主,并不吃淀粉类食物,并且时代如此

D.狗从农业社会开始食用人类的饭菜,因此狗比狼对人类更友好,更愿意在人类定居点的周围徘徊

100.在室温气体的作用下,全球平均温度越来越高,并伴随有绝对湿度的全球性增加。大部分热带和中纬度地区可能经历极热天气和极高湿度,在过去50年内,人的劳动力量下降到90%,到2050年,这一数值估计下降到80%,到2200年劳动量将下降到40%以下。因此得出结论,人类的劳动量将在未来的湿热环境中下降。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湿热天气对户外人员的劳动影响较大,不太影响室内人员

B.随着劳动保护和机械能力的提升,环境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小

C.气候湿度增高比温度升高更能对人类劳动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D.气候问题主要限制了热带和中低纬度地区的人类活动

101.研究发现,做梦可能是一种治疗过程,能够减轻或消除痛苦的记忆。研究人员先让受试者观看可以激发情绪的图片,在受试者进入梦乡以后,研究人员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结果发现控制情绪的大脑区域在出现梦境的快速眼动期活跃性降低。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支持科学家观点的是:

A.痛苦的梦会抑制大脑情绪区域活跃性

B.快速眼动期并未完全驱散不良的记忆

C.快乐情绪会激发大脑情绪区域活跃性

D.保持心理健康是睡眠的一种重要功能

102.在对待异地高考问题上,甲方认为,异地高考能够有效促进教育公平,突破户籍制度的桎皓;乙方认为,异地高考将导致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不能作为上述双方观点论据的是:

A.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招生制度不合理是教育不公的根源

B.一旦放开异地高考,无法避免“高考移民”泛滥的问题

C.各省高考实行自主命题,要求学生回原籍高考并不公平

D.异地高考操作难度很大,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事情

103.某国研究人员在废水处理池中种植甘草后发现,甘草生长茂盛,吸收水中的磷化物效果特别明显,而且制氧能力也非常优异,因此研究者认为种植甘草有利于净化水质。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相比野生甘草,人工种植的甘草在废水中只能吸收一小部分磷化物

B.废水中包含大量的硫化物,目前来看,甘草不能有效分解这类氧化物

C.甘草主要生长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土壤多为碱性或中性,而废水主要为酸性

D.甘草中所含的物质能够与污水中的某些氧化物发生反应,释放氧气,但甘草自身进行光合作用时也会耗费氧气

104.根据贝格曼定律,温血动物身体上每单位表面面积发散的热量相等,因此大型化动物能获得更小的体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在体温调节中比小型动物消耗的能量少。所以,在同种动物中,生活在较冷气候中的种群其体型比生活在较暖气候中的种群大。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的是:

A.较冷气候中的动物种群的冬眠时间比较长

B.温血动物身体表面发散热量并不是非常多

C.动物体型的增大必然导致绝对散热量增加

D.较冷地区也存在许多体型较小的温血动物

105.猫的气味是老鼠的天然威慑剂,老鼠会灵敏的觉察这种味道并主动远离天敌。然而研究人员发现,当老鼠感染了寄生虫后,寄生虫不但抑制了老鼠对猫气味的恐惧,甚至会使得老鼠向猫靠近,从而大大增加了老鼠被猫捕杀的几率。因此,研究人员推断:寄生虫可使老鼠丧失对猫的恐惧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推断?

A.恐惧和亲和可能不是完全不相关的情感

B.寄生虫的代谢产物会抑制老鼠对于猫气味的本能恐惧反应

C.寄生虫侵入老鼠体内后,寄生在老鼠大脑中负责恐惧和其他情感行为的区域

D.寄生虫需进入猫的消化系统才能繁衍后代,所以只有使老鼠被猫捕食才能完成繁衍。

参考答案与解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的内容简介

2012版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提升套餐包括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精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48元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精解申论 30元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精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目录

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1)

2010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20)

2009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39)

2008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57)

2007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74)

参考答案及解析(下)

2006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1)

2005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16)

2004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30)

2003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38)

2002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49)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精解申论

目录

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1)

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

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7)

适用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

2010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13)

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

2010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19)

适用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

2009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25)

2008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32)

2007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38)

2006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44)

2005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51)

2004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55)

2003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59)

2002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64)

2001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67)

2000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69)

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整体介绍·材料解读·答案解析】(1)

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

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整体介绍·材料解读·答案解析】(12)

适用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

2010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整体介绍·材料解读·答案解析】(23)

适用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

2010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整体介绍·材料解读·答案解析】(32)

适用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

2009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整体介绍·材料解读·答案解析】(40)

2008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整体介绍·材料解读·答案解析】(53)

2007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整体介绍·材料解读·答案解析】(67)

2006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整体介绍·材料解读·答案解析】(77)

2005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整体介绍·材料解读·答案解析】(86)

2004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整体介绍·材料解读·答案解析】(93)

2003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整体介绍·材料解读·答案解析】(99)

2002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整体介绍·材料解读·答案解析】(107)

2001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整体介绍·材料解读·答案解析】(112)

2000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整体介绍·材料解读·答案解析】(118)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请点击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了解考情!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报考等7个非通用语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外语水平考试。报考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专业考试。面试一般采取结构化面试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有的单位会同时采用两种面试形式。

【备考技巧】

第一个阶段是全面夯实基础阶段。

对考试必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了解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和特点。

第二个阶段是考题练习阶段。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做一定数量的题,重点解决答题思路的问题。这个阶段要注意归纳总结,即拿到题后要知道从什么角度、可以分几步去求解,每道题并不要求都要写出完整步骤,只要思路有了,解题就问题不大了,考生可视情况灵活掌握,省出时间来做更多的题。所选试题可以是历年真题,也可以是书上的练习题,但真题一定要做,而且要严格按照实考的要求去做,把握真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及运算步骤。

第三个阶段是实战训练阶段。

考前一个月,是临考前非常重要的阶段。考生要对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做最后梳理,进行实战训练,自测复习成果。在做模拟题前先要进行系统记忆、掌握基本方法。

最后阶段是考前冲刺预测。

最后是收缩范围阶段,一般为考前15天左右。针对做模拟试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最后的补习,查缺补漏,以最佳的状态参加考试。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提交报名同学/家长:允许择校老师帮您择校调剂,同意《隐私保障》条例,并允许推荐给更多服务商为您提供服务!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2sou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