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公务员考试名言警句和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常用的名言警句有哪些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公务员考试名言警句以及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常用的名言警句有哪些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 2013年下半年公务员考试一些国内外的名言警句,越多越好
-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怎么用名言警句
- 公务员面试常用名言警句
- 公务员考试名言警句哪些使用频率高
-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常用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2013年下半年公务员考试一些国内外的名言警句,越多越好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明主之任人,馋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疆其短;任人之工,不疆其拙。(晏婴)
·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乱。(《淮南子》)
·天下之贤,与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明张居正)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汉司马迁)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晋葛洪)
·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明冯梦龙)
·不临难,不见忠臣之心;不临财,不见义士之节。(宋林逋)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宋胡瑗)
·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管仲)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
·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三国曹植)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意林》引《物理论》
更多内容,请登录四川华图官网查看!
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怎么用名言警句
一、名言警句法的作用
在申论议论文或综合文体中,为了使语言更有说服力、权威性,增强文采美、文化含量,考生引用名人名言往往作为理论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以论点为统帅,始终为论点服务。一般来说,文章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可以达到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为整篇文章奠定基调、画龙点睛等作用。文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使论据确凿充分,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启发性、使语言精炼、含蓄典雅等作用。
二、名言警句法的实例
案例一: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主题的议论文。
《左传》云:“信,国之宝也”.其指出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那么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富不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在过去或是现在亦或是未来,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然而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因此,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日益关心的课题。
案例二:围绕“城市摊贩管理”为主题的议论文。
马路摊点一直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每次治理的结果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路边摆摊的小商贩,他们以低廉的成本、微薄的利润经营,不但解决了自身生存的问题,而且满足着城市中低收入者的生活需求。但是,一些马路摊点的存在,也确实给城市市容市貌以及百姓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过去,我们对城市摊贩管理,大都采取没收、罚款甚至取缔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摊贩问题,反而加剧了城市执法人员和马路摊贩之间的矛盾对立,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音符。
案例三:围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主题的议论文。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民生问题,是关乎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大问题,而社会保障则是这个大问题中的关键一环。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民生之依,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是百姓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影响着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
案例四:围绕“读书文化”为主题的议论文。
伟人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能使一个人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阅读能使一个民族不断前进,不断发展;阅读能使一个国家更加强大,更加富有魅力。因此,我们必须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来拓展视野,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案例五:围绕“节约水资源”为主题的议论文。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了水,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将会断流,那些星罗棋布的湖泊将会干涸;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人类将会逐渐走向灭绝;如果没有了水,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也不会存在。虽然地球上的水资源正一天天的短缺,但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因此,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刻不容缓、意义深远。
不难看出,名言警句法在开头的应用,足以令人眼前一亮,产生深刻的印象,更会让自己的文章升华文采,装点深度,博得高分。
公务员面试常用名言警句
公务员面试常用名言警句
导读: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接下来,快来跟励志网的我一起来欣赏一下公务员面试常用名言警句吧!
1.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2.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
3.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5.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代龚自珍对清末死气沉沉社会风气发出的感叹
6.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7.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9.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0.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1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1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干)
13.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1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人会因为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其习性
1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16.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17.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鲁迅)
18.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19.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20.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21.上下不合,令乃不行。(《管子》)
22.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明·张居正)
23.我们的地位向上升,我们的责任心就逐步加重。升得愈高,责任愈重。权力的扩大使责任加重。(雨果)
24.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2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26.党纪国法为镜,人民疾苦在心。(当代)
27.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左宗棠年轻时
28.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魏子)
29.做一个无愧与后人的先人
30.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
3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2.责任就像水、空气、食物一样重要。(洪能翔)
3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34.别人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英国)
3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36.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37.运乎之妙,存于一心——抗倭名将戚继光
38.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宋·朱熹)
39.失去监督的权力,就像无舵的航船。(当代)
40.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41.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42.德贵日新。(康有为《论语注》卷九)
43.一切背离了公平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柏拉图)
44.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爱国将领蔡锷
45.人有知识,则有力矣。(《论衡》)
46.富有臂力的人只能战胜一人;富有知识的人却所向无敌。(苏联)
4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8.黄金的宝藏比不上知识的宝藏。(越南)
49.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50.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51.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52.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宋·胡宏)
53.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法若不行,何以服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54.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55.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刘易斯)
56.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莎士比亚)
57.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5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东林先生顾宪成
59.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60.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情则乱。(《墨子》)
省考面试名人名言积累公务员面试常用名句精选公务员必背名言警句大全精选公务员考试的名人名言公务员面试常用名言警句公务员面试名言警句大全公务员考试名言警句哪些使用频率高
一、治国
1、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2、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
——《意林》引《物理论》
3、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4、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
——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5、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上疏言,~。其言切至。”
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左传?襄公十一年》
7、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wé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老子》六十四章
8、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管子?正世》
9、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浚:开浚,疏通。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10、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
——《管子?版法》
二、治民
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
——《尚书?五子之歌》
2、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
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
——《管子?君臣上》
3、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为wéi:治理。正:使正当。
——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4、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5、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兴行:重德行。
——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6、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
安土重zhòng迁:安居于本土,不愿轻易迁动。卒cù:同“猝”,突然。顺:顺其意。逆:背其意
——《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7、可怀以德,难屈以力
怀:怀柔,感化;《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8、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
——宋?苏辙《新论下》
9、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唐?王维《赠房卢氏琯》
10、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意谓关心百姓的利益愈深,那就对各项设计措施考虑得十分周密。
——宋?欧阳修《偃虹堤记》:“~,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11、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任:承担。患:患难。
——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
12、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释:解除。
——明?黄宗羲《原君》
13、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
积力:全成之力。举:举动,行动。即:就。
——《文子?下德》
14、莫三人而迷
三人:指多数人。意谓没有多数人的意见就会迷惑。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引古
三、为政
1、政贵有恒
恒:长久不变。
——《尚书?毕命》:“~,辞尚体要,不惟好异。”
2、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
弗:不。为wéi:做。、
——《尹文子》卷上
3、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
居:平时。发:发动。果敢:坚决勇敢。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坚决勇敢,取得成功必须无私。
——宋?苏辙《新论中》
4、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
益:增益,扩大。未至:没有达到的地方。及:及到。未周:没有覆盖的地方。
——《宋史?薛极传》
5、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弊:弊端。绝:绝迹。风:风气。
——宋?周敦颐《拙赋》
6、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先民:古代贤人。询:询问,请教。刍荛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
——《诗经?大雅?板》
7、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夫:一般人。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士:有识见的人。谔è谔:直言争论。
——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
8、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宇:屋檐。失:失误。草野:指民间。经:儒家经典。诸子:诸子百家。
——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9、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苟:如果。法:取法。周:合。循:遵循。
——《淮南子?氾论训》
10、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
治:治理,掌握。不若:不如。时:时机,时势。
——宋?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时者国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
四、品德
1、公家之事,知无不为
——唐?杨炯《盐亭县令南阳邹思恭字克勤赞》
2、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唐?韩愈《送穷文》
3、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
——宋?苏洵《审敌》
4、至公而行之以恕,至仁而照之以明
至:极。恕:体谅。明:明察。
——宋?苏轼《谢宣谕札子》
5、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
——《春秋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6、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驱民:管辖百姓。
——宋?王安石《商鞅》:“~。今天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7、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诱:受引诱。誉:赞扬。恐:害怕。诽:毁谤。
——《荀子?非十二子》
8、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有所未正也
身:自己。人:别人。
——宋?苏轼《私试策问七首之七》
9、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与:对于。人:别人。求备:求全责备。检:检查,检点。身:自己。不及:不够。
——《尚书?伊训》
1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自见:表现自己。自是:自以为是。彰:清楚。
——《老子》二十二章
11、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履lǚ:踩踏。
——《诗经?小雅?小旻》
12、虚己而乐闻
虚己:自己谦虚。乐闻:高兴听到人家的意见。
——唐?刘禹锡《魏生兵要述》
13、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日:每天。孜zī孜:努力不怠。逸豫:安闲逸乐。
——《尚书?君陈》
1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匮kuì:贫乏。
——《左传?宣公十二年》引古箴言
15、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饶:富裕。
——《荀子?修身》
1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恒念:经常想到。维:是。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
17、君子耻食其食而无其功,耻服其服而不知其事
食其食:吃东西。功:功绩。服其服:穿衣服。
——宋?苏洵《彭州圆觉禅院记》
18、苟利国家,不求宝贵
苟:如果。
——《礼记?儒行》
19、朗如日月,清如水镜
——唐?杨炯《郪县令扶风窦兢字思谨赞》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正:正派。
——《论语?子路》载孔子语
2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自反:自我反省。
——《礼记?学记》
22、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淡薄:恬淡寡欲。致:达到。兼履:指天普遍地覆盖万物,喻恩泽广大,无所遗漏。
怀:安抚。制为:决断。
——《淮南子?主术训》
23、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争得:怎么能够。这两句比喻德行高超,才能苦尽甘来。
——元?高明《琵琶记?旌表》
24、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非:批评。当dàng:正确。是:肯定。谄谀chǎn yú:巴结奉承。
——《荀子?修身》
25、身如一日长,心觉去年非
——唐?刘禹锡《元日感怀》
26、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
莫大于:没有比……更大。
——隋?王通《文中子?关朗》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常用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一篇好的文章,除了要有精彩的开头,好的结尾也能为你的文章添光添彩,尤其是很多考生在考试之前很少写作文,导致写到结尾的时候非常匆忙,升华不够,甚至前功尽弃,所以在此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妙用名言警句为你的文章完美收尾。
一、适用于“党和国家”主题的名言警句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天下将亡,其发必有门”
释义:天下的繁荣于灭亡,都是有其中的原因的。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释义: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九万里风鹏正举,五千年云鹤长鸣
释义:中国有着5000年的文化,像一只仙鹤一样即将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如一只大鹏一样,即将腾飞九万里之上,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是不可阻挡的。
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释义:一个国家的动乱和衰亡,它开始的时候总像秋毫一样细微,若能明察开始时的细微祸端,那么以后重大的过失就不会出现。这几句用于说明要防止国家动乱和衰亡,就要明察秋毫,防微杜渐,把动乱的祸根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适用于“经济”主题的名言警句
潮平海天阔,扬帆正当时
释义:在大好形势下,时机到来了,正是人们要趁此机大干一番事业的时候。
千年潮未落,风起再扬帆
释义:在大好形势下,时机到来了,正是人们要趁此机大干一番事业的时候。
范句: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科学发展,妥善应对挑战,使中国经济这艘巨轮破浪远航。
范句:我们必将激荡起发展、繁荣、进步的大潮,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范句: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0多年的历程,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回首来时路,重峦叠嶂、布满荆棘;展望新征程,路险且艰、任重道远。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