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我们都知道历史的学习内容比较多,需要背的知识点也很多,所以很多同学都想要一份总结好了的历史知识点,那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有哪些?学习历史有哪些窍门?接下来掌门学堂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

百家争鸣及孔子和老子的思想

“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背景

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阶级:“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

经济:铁犁牛耕的出现,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

文化: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历史意义(评价)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儒家思想的形成

形成:春秋末期,孔子创立儒学;战国时期,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整,使其成为显学,自成一家,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影响:

积极作用:

“仁”“德政”的主张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其仁政爱民和任用贤才、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等,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仍有很大价值;今天我们倡导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都与儒家思想有关。

消极作用:

它的主要学说都是站在维护旧的统治秩序的立场上,作为封建统治思想,对钳制人民思想、阻碍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汉代儒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提出者:董仲舒

接受者:西汉汉武帝

目的:为巩固大一统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内涵: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加强君主专制,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定道德标准“三纲五常”。

特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包容了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

影响:儒家正统地位汉代确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积极: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对形成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消极:

唯心主义成分应批判。

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

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 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

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汉武帝兴办太学

建立时间:西汉汉武帝时期

地点:长安

概况: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以儒家的“五经”为教材。

影响:

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官僚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缓解。

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促进文化的传播。

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从此如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其他措施:

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起用文学儒者参政。

确立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教科书。

令全国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

位)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背景:

东汉到唐末五代,儒学的统治地位不断遭到挑战和削弱,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冲击。

隋唐,“三教(佛、道、儒)合一”融合趋势加强。

唐中期,韩愈和李敖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出现的先声。

北宋,在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鼓励下,士大夫们掀起儒学复兴运动。

含义:理学是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把儒家的道德和等级秩序提升

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

以上内容就是由掌门学堂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大家在学习高中历史的过程中,一定要多背多记,而且主要需要记一些事件的时间结果,因为很多的选择题都是围绕一些基础知识出题的。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提交报名同学/家长:允许择校老师帮您择校调剂,同意《隐私保障》条例,并允许推荐给更多服务商为您提供服务!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2sou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