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为什么在大学图书馆写作业,而不是进行大量的


答案优选高校图书馆最主要的职能是教育职能,这首先表现在图书馆是大学生构建和更新专业知识的基地。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它拥有浩如烟海的文献,各种有价值的知识、信息蕴藏其中。它根据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搜集、整理和保存了最为齐全和系统的文献资料资源。它不仅可以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和根据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教学参考书,而且还可以为学生参加计算机、英语水平等级考试,参加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提供大量的参考资料。大学图书馆作为大学生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既能为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启发和帮助,又能为有能力的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广阔空间,它是高校课堂教学必不可缺的 补充。图书馆作为大学生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的另一个作用是更新知识。现代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的老化异常迅速,不断的更新知识,提倡终身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因此,大学生必须在课余时间利用图书馆的最新文献信息,汲取新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否则就无法全面理解,融会贯通教师讲授的知识,更谈不上主动去探寻和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 其次,图书馆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场所。现代高等教育强调“方法”的学习以及 的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独立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独立学习能力,更是被公认为21 世纪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接受文献信息利用的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在科学的指导进行实践,无疑是大学生培养信息意识,形成独立学习能力,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另外,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藏书,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著作,对开阔知识视野,拓宽思维空间,提高文化修养,构建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大学生如何选课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生选修课逐步增多,这对大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怎样发挥好选修课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如何选课就成了关键因素。现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和所见所闻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围绕着自己的人生理想、职业理想选课。我们上大学首先应该明确自己为谁而学?为什么学?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为自己学”。我说,你这样回答太片面,你当外科医生是 为了给自己做手术吗?你学幼儿教育完全是为了养育自己的孩子吗?不是的。假如你按这样的价值观去做是很危险的,那些盗窃犯、抢劫犯、贪官,还有那些高智能犯罪的,都是因为有这样的价值观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所以我们从一上大学就应该有个正确的人生理想、职业理想,把为谁学、为什么学弄清楚,把自己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统一起来,比如,我要做一个为人民解除痛苦的优秀医生,我要做一个为人师表的教师,我要做一名促进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工程师等等,围绕着这样的人生理想、职业理想去选课,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才能在社会大舞台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大学生一定要明确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未来想干什么,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这样自己就知道该学什么,选什么课自己就清楚了。 二、弄清楚该去上哪些教师的课。大学生们在私下把高校教师分为两类:用心的教师和不用心的教师。用心的教师对学生热情、亲切、真诚、谆谆教诲、循循善诱,他会用激情激活你的大脑,不但给你知识,同时会给你方法,给你思想和智慧;不用心的教师上起课来完全是在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教学没有激情,听起来索然无味,对学生麻木不仁,漠不关心,根本没有把教材和学生做有意义的联系,为教学而教学,为拿工资而教学。知识我们都学不好,更谈不上跟这样的老师学别的了,所以在选课前我们要通过师哥师姐、校园网等各种途径了解我们所选教师的基本情况,以决定我们去上谁的课。 三、选课要注意自己兴趣所在。我们的兴趣应该和自己的职业理想一致。但很多人在很多时候二者很难一致起来,自己的兴趣不能得到满足和发展肯定是遗憾的事,所以选课时要适当考虑自己的兴趣满足,这样一是自己收获大,心情好,二是为今后就业拓宽了道路,多了一项选择,何乐而不为。 四、选课的多少,一定要量力而行。太少了不行,太多了也不是好事。首先不要和必修课冲突,同时必须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其次要留出充分的时间自学,要多进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消化吸收老师讲授的内容。同时我们要留出更多的思考时间,创造性、批判性的思考比学知识更重要。第三,一定要留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社团活动等非正式教育活动的时间,在这些活动中会学到许多社会上需要的知识、技能并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些东西是你在正式教育中所学不到,而在今后事业发展中又非常有用的。 《大学生学习指导》四: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进入大学后应如何调整学习方式,以便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是每个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弄清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有什么不同,大学生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一、 自由性 在中学你是按老师的要求,在考试的压力下去学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内容,伏案苦读是很多学生的必然选择。有人从英文的读音产生这样的比喻:中学是 school.意思是在中学读书读得死哭,大学则是university 像脱缰的马儿自由自在,意思是由你玩世界,自由度大得很。这话多少有点夸张,但也说出了大学区别于中学的特殊状态——自由地学习。 在大学,“学术自由”这一概念被广泛接受。学术自由,不仅指学者和教师的研究自由,教学自由,还包括我们比较忽视的学生的“学习自由”。学生有选择什么时候学、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的自由。它是19 世纪洪堡所进行的德国研究型大学改革所提出的。学生可以通过学分制、选课制、学分互认等自由选择学科专业和课程,学生自由地安排学习计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式、方法,自由地参加各种活动,甚至可以自由转学。现在我们有些虽难以做到,但已有的自由已经使不少学生不知所措,找不到北。所以我们面对自由,更多的是需要学习,需要指导,如何用好自由发展我们自己。大学学习的自由性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 大学是自由的,但不是轻松的。因为我们把自己人生的梦想带到了大学,把父母和亲人的希望带到了大学。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促使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可以利用自由的学习生活环境自由地发展自己。我们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尽情地去努力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二、 自主性 中学的学习是一种应试的学习方式,这使多数学生在中学养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内容和方法从不需要自己去选择,一切由教师和家长设计好了。而大学的学习环境,学习目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与中学有很大的差别。大学的学习信息量大,教学速度快,许多内容点到为止,然后列出参考书供学生阅读,但没有人去强迫你,学不学是你的自由。面对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变被动学习为自觉主动的学习就显得非常必要。大学学习是自由的,但更应该是自主的。 自主的学习就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知道自己为什么学并有明确的计划安排。不能仅靠上课记笔记,下课整理笔记,还应按老师布置的书目、论文去自觉主动的学,还可以挤时间去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参加讨论交流,多听学术讲座,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在一切 学习活动中去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去 发现、认识、完善自我。 实例分析: 连峰今年刚从某省属:高校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毕业,但一直没找到工作。当他得知武汉铁路桥梁技校能将毕业生输送到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后,就报了名。和他一样“回炉”的大学生中,有7 名是本科生。“当初考大学,选择了计算机专业,感觉应该能学到有用的技能。但没想到找工作会那么难。”连峰说。去年下半年,他频频跑招聘会,做过销售,卖过保险。“大学里学的知识很空,派不上用场。” 也有学生不赞同连峰的说法。湖北工业大学2006 届国贸专业本科毕业生小川(化名)说,虽然回头读技校,但还是要感谢自己在大学里养成的全面思维方式,这让人受益终身。另一位张同学则说,大学里能学到多少东西,也与个人的学习自主性和努力程度有关。再实用的专业知识,不努力学到手,也会觉得空。 你认为张同学说的有道理吗? 三、从游性 在大学“从游式的教学”方式中,使我们能够自由地学习,学生可以跟随老师游历在广阔无边的知识海洋,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在上世纪40 年代曾说过:“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现在大学倡导的导师制、助教制、研讨课、研究小组等方式,为大学的从游式教育提供了多种有效的途径。 在大学的从游式教学中,大学生应当充分调动自己的参与热情,用提问、回答、讨论、争辩等方式,尽可能地同老师和同学从游、同游,从中受到濡染,得以观摩。 四、专业性 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专业教育机构,是一个人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的开始,具有明显的职业方向性。大学生的学习是为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做准备。从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开始,逐步深入,在脑中逐渐建构起本专业的知识框架,并不断丰满成熟、逐步走在本专业知识的前沿。 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是学科划分的越来越细,同时不同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渗透又越来越明显,这一特点使当代人不仅要懂得自己的专业,同时也要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控制论的创始人,美国科学家维纳认为:科学工作者应当成为这样的人,“他们每人都是自己领域中的专家,但是每人对他的邻近的领域都有十分正确和熟练的知识。”大学生既要专又要博,做到专而不窄,博而不滥,只有这样才能相互促进,有利于成才。 目前在我国大学生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专轻博。究其原因:一是对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动向不够了解,对自己的业务提高没有长远打算;二是不少人把考试分数 看得过重,以为花时间去看那些不考试的内容太不值得。应该说这种应试思维是学习上的近视症。不要忘记许多科学家的这样一条经验:过于长时间地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是容易使人愚钝的。当然我们也决不要单纯地为广博而广博,博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专。那种毫无重点、漫无边际的“博览群书”,以至妨碍了自身专业提高的偏向,也是应该纠正的。 五、 探索性 大学生在理论思维、实践思维发展的同时,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在发展。他们不盲从,热心探索事物的本质,喜欢怀疑和争论,要求有说服力的逻辑论证,对于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看法,不会轻易放弃。这一探索性特点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深入地掌握知识,也是发现新事物、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的基础。同时学习的探索性也意味着大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以直接经验为认识对象。 大学生独立思考并以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不断增强。他们已不满足采用简单的、与任务一致的、人所共知的方法解决,而是寻求变异,探索创新,在学习和科研活动中表现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大学生中也常看到思维不灵活、片面、极端;或是不肯深入探索崇尚死记硬背的倾向。有些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应试教育下的应试学习惯性仍在。大学教师应注意引导帮助,大学生自己也要认识到这样学习的副作用。 顺应大学生的特点,大学的教学过程引入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得到了初步训练,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他们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探索成分,不少大学生不满足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注意利用图书馆、实验室以及开展实际调查等多种渠道收集本门学科的各种信息,并且作出一定的分析评价,他们勤于思索,对问题敏感,也敢于实践,重视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一部分大学生在学好规定课程的同时,进行了科学研究的尝试。有些特别优秀的大学生在科学研究活动中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显示了出众的才华。大学生探索性的学习特点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大学生学习指导》五:大学生学习原则 大学生学习原则就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主要有理想激励原则、自学为主原则、研究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等。 一、 理想激励原则 理想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特质或潜能,结合社会需要和所学专业所确立的奋斗目标。大学学习的自由性和自主性规律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理想是我们前行的灯塔 ,是我们生 活的方向。一些同学之所以在大学里会无所适从,觉得空虚无聊,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理想,在过去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自己、父母、老师错误地把上大学看作是人生的目标。这就造成许多人进了大学校门该真正大踏步地朝目标迈进的时候,却迷失了方向。我们应该清楚大学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小小驿站,是社会为我们搭建的一个树立理想、实现理想、不断成长的舞台。我们今后走上社会能否有所作为,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此时找准自己的目标,确立自己的理想,并用以激励自己为此而努力奋斗。 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幸福的生活。为了贯彻理想激励原则,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弄清楚自己的特质和潜质,充分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和社会的需要,并能把它们充分对接,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明确自己的方向目标。有了目标也就有了我们人生的主题、强大的内在动力由此而生,这种动力能够使我们克服一切困难,不断接近理想的目标。 其次,为了实现理想关键是把自己的理想根植于现实生活中,只有这样我们理想的种子才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切实际的理想,会挫伤你的自信心,使你远离成功。 1984 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世界冠军。两年后,在意大利城市米兰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他又夺得世界冠军。10 年后,这个谜终于解开了,他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终点。比赛开始后,他就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40 多公里的赛程,就被他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假如他把目标定在40 多公里处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可能跑到十几公里就疲惫不堪了,会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吓倒???? 通向理想的路也象马拉松一样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所以我们大学生应该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理想的大目标分解成“跳一跳”就能达到的小目标。希望之光常有,信心之火常在,就会使我们不懈努力一路拼搏,实现理想。 第三,用学习和研究的目标引领自己的专业学习。大学的专业学习涉及的面相对个人的精力来说也是非常广泛的,我们不可能在整个专业领域都能有所突破。所以在全面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我们在专业领域不断找到新的“兴趣点”,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用明确的研究目标引领自己的专业学习。这样,在大学期间就能为自己理想的实现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二、 自学为主原则 自学为主原则就是要求学生在大学学 习期间要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支配学习时间,老师只起一个引领作用。 在大学自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这是在中学期间就应该锻炼出来的,但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自学能力是不少大学生不具备的,知道自己的不足就应该尽快补上。这是大学学习的必须,是由大学自由、自主、从游的学习特点决定的,同时也是现代教育的终身教育特征决定的。 在现实情况下自学为主的原则要求我们首先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严格按照方法的要求去做,养成习惯,形成特色,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是你自学能力的基础。其次,做好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明确自己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以便利用大学学习期间为自己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就是明确自己的具体的学习目标,要长期计划,中期计划,近期计划相结合,充分安排利用好自己自由的学习时间,以期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第四,自学为主绝不是不用教师的引导,一定要注意在听课过程中尊重教师的劳动,在学知识的同时,一边注意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一边注意向老师学方法、学思想、学做人等,在提高自己的创新性学习的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自己全方位的品质。 三、 全面发展原则 全面发展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在大学期间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以面对来自社会对我们的挑战。 全面发展是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是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个性全面发展的黄金阶段,如果你能在这个时期积极主动地不断改选自我,完善自我,你就能为即将进入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首先应从不同侧面认真地审视自己,如:从身心两个方面看自己,从德智体美劳自身素质结构看自己,从智商情商的发展平衡上看自己,从社会的需要出发,从自身的发展出发看自己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为了贯彻全面发展原则,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综合素质,从不同角度进行一次全面剖析。由于某种原因我们在中学没有过多考虑这些,如果你在自身素质方面有所不足的话,应先从自身找原因,找出问题所在。积极利用大学提供的条件塑造自我,完善自我。 其次制定整改计划,对自己进行全面检修。用自己学到的所有文化知识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到社会上走一走,看一看,试一试,根据社会需要反思自己,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去改善它,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慢慢地你会看到自己的缺点一点点退却,你的素质在一步步提升 。我们对自己不能太宽容,但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相信自己只要能够按计划主动地去修正自己,终有一天自己会成为一名佼佼者。 第三,除了学好专业课外,还应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沟通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知识面也要注意全面发展,学文科的要懂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学理科的要学一些人文科学的知识,无论学什么专业都要有一些体育、艺术方面的爱好和修养。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大学生。 四、 质疑性原则 质疑原则就是面对书本、教师、权威,面对各种事物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质疑。我们应注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培养勤于观察、善于质疑的习惯。 大学的学习和中学的学习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大学生的质疑能力。质疑的前提是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不迷信经验,不迷信不等于不相信而全盘否定,关键是面对一切信息我们要分辨清楚,要善于独立思考,要具有质疑精神,要有提出问题的意识。 贯彻质疑原则,首先要注重学,但学不是单纯的学知识,要像蜜蜂一样,采集花粉,经过自己的分解、吸收,再酿造出蜂蜜来。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学习观念,从单纯学知识转变为借助学习知识来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以提高综合素质。 其次是注重思,上大学要把发展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善于思考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也是你超越他人的途径。善于思考就要敢思、爱思、多思,敢思就是有胆量冲破人所固有的从众思维模式,不怕别人嘲笑,不怕权威评判,不怕挫折失败,敢于思考难题。爱思就是把思考当做乐趣,有了思考的兴趣就会投入地思考,倾心地思考,执着地思考,思考的大地越来越广阔,思考的质量和效率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高。爱思也是多思的前提,多思就是多想,多思多想是通向智慧的大门。普通人和大师的差距就是由于大师的多思造成的,著名作家萧伯纳说:“难得有人一年会思考二三次以上,我则因一星期思考一二次而驰名国际文坛。”只要你也能多思,你也同样能成为大师。多思才能生疑,古人说:“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第三是注重“问”,我们来上大学,不要只想着来学什么,而应该清楚在自己学习过程中问什么。“不要光从教师那里得到正确答案,更要在众多的答案里谋求你的最佳答案。”多思就会有疑,有疑就要多问,不只要问老师,还可以问同学,问书本,问社会上的专家名流,问使你学会思辨,思辨过程就是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这才是做学问。 五、 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不但要从书
网上报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644062549@qq.com删除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52sou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