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现设有商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城乡建设与规划学院、交通运输与管理学院、创新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办有63个全日制本专科专业,132个继续教育本专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八大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250人,专任教师872人,其中,具有正、副高职称教师300余人,硕、博士学位教师430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2层面)入选者1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16人。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学生3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15169人。学校生源质量连续多年稳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每年均在90%以上,连续多年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已为国家培养了70000余名各类高级专业人才,他们中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企业家、科学家、党政干部和中小学骨干教师,他们以良好的思想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享誉社会,为四川省基础教育、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建有国家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室、四川省生态学与环境保护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李白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基地、中德文化与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川西北保护大熊猫教育研究中心等各类科研机构21个,建有省级师范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1个以及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学校实行“分层管理、逐级负责、信息反馈、责任追究”的管理模式,通过确定目标、认定目标、执行目标、检验目标,做到分级负责、归口管理,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效益;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实施“三座立交桥”办学模式,通过构筑校内“办学理念更新平台、教学中心地位平台、科研强校发展平台”,搭建通向国内著名高校引智合作之桥、国际教育文化交流合作之桥、社会引资合作之桥,全面整合办学资源,全力提升综合实力;学校坚持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成才率高,2004年、2006年我校学生连续被评为第六、第七届“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佳青年学生”,在全国高校创新创意设计实践活动VEX智能机器人竞赛中,我校大学生代表队夺得全国冠军,并作为该项目国内唯一代表队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机器人锦标赛。
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四川、服务西部、面向全国,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干部当好后勤兵和服务员,全心全意为学校谋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秉承“厚德、博学、笃行、弘毅”的校训,形成了“弘文励教,止于至善”的教风和“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学风,铸就了“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三八红旗先进单位、全国绿化100佳单位、四川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外事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科普教育先进单位等各级各类荣誉称号。目前,绵阳师范学院全体师生正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志存高远,同心同德,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校园,为把学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管理规范、知名度高、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科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地址:四川绵阳游仙区仙人路一段30号
邮编:621000
电话:见右侧在线客服
学校简介:
绵阳师范学院是四川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座落于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成渝经济区西北部中心城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校于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绵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立。2006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7年以优良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准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试点单位,开始招收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学校现已形成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