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选答案通过这几年在心理学方面的申请与研究,写篇短文来与大家分享一下。这篇文章主要结合美国名校心理系的特点及历年实际申请情况来分析美国名校心理系的申请,从多个角度来说明为什么中国学生在申请的时候难度比较大,包括这几年几个北师大的学生,申请结果也不是很乐观。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篇文章,矫正以往在美国心理学名校申请方面的一些错误认识,从而正确看待自己的申请。
先举个例子,比如哈佛大学心理系,在美心理学领域已属于顶尖学校。通常仅接受申请博士学位的学生(其实美国绝大多数学校都不设单独的硕士学位),一般情况下每年招收12到16名学生,学校有能力给这些学生高额的奖学金。也就是说,只要拿到录取,就不愁没奖。哈佛大学心理系除了接受心理学毕业的学生,它还比较倾向于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哲学,物理学,或在社会科学领域毕业的学生。因为一些学校的初级统计和定量方法这些方面的基础是可取的。如果申请者是艺术与人文背景,录取委员会会更侧重他们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但是这类申请者被录取的可能性很低。系里主要会审核两个方面:
1)学历,GRE,GPA,推荐信。GRE最好在1350以上,学校不需要GRE sub, 但如果成绩好的话一起送出,我认为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2)申请这个项目的目的和研究兴趣。这一点录取委员会将根据申请者的statement of purpose 和推荐信来评估判断。请一定要重点准备statement of purpose,这点非常重要,一定程度上将影响你的申请结果。请从三个方面来规划:1)研究经历 2)研究兴趣 3)职业目标。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申请者虽然不需要知道他们将在研究生阶段的具体研究学习方向,但是他们至少应该知道自己感兴趣的大的方向是什么,建议大家一定要仔细了解心理系教授的研究兴趣。
总体来看,哈佛似乎要求并不是很苛刻,而且接受跨专业申请的学生,不过我认为这仅是表面现象。接下来我们先从录取人数上来分析,他们每年招生12到16人左右,包括其他TOP类名校同样也是招生10人左右。试想一下,国际学生的比例能占多少?中国学生又能占多少?从哈佛历年毕业校友的名单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几乎没有中国人的影子。这样看来,平均下来哈佛要几年才录取一名中国学生。而且,这个方向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和认可,申请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逐渐的增加,这就进一步增加了申请的难度。
从竞争的人群来看,由于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心理学的就业前景与薪资待遇等方面的优势,从而使得心理学在美国竞争极为激烈,尤其是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应用心理学。可见,与中国学生竞争的学生还包括大量的美国本土学生。而且,我通过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了解到他们的背景是非常突出的,一部分人已经拥有2年以上临床相关工作经验,甚至有一部分人还拥有顶级会议文章。另外,他们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语言没有任何障碍,这点对于学习心理学至关重要。因为你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专业词汇,你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给病人诊断,咨询,开药等等,这都需要更高的英文水平。虽然一部分学校没有给出具体的分数要求,但是通过查阅资料和数据统计来看,被录取的学生GRE平均分也在1400左右,每个部分的平均分大概为Verbal 650, Quantitative 750, AW5.0。至于TOEFL,如果按现在的新托福来算的话,最低也要在100以上,每个部分最低也要在25以上。从绝大多数中国学生的背景来看,可以说普遍达不到要求。记得我的一个申请07年秋季的学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毕业,GPA3.8,TOEFL637,GRE1300+4.5,在科研方面,她多次参与系里科研项目,1篇论文。这样的背景在中国学生当中算是不错的,结果连TOP70以内的学校都没有拿到录取。我分析根本原因还是有差距,在问卷调查经验、统计基础、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中对变量的控制力等等方面还是有明显的劣势,事实证明这样的背景申请TOP学校是没有竞争力的。
从中美心理学的发展情况来看,美国对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在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研究领域等方面更全面,更科学。而中国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甚至开设心理学研究的学校也寥寥无几。就凭这一点,我认为美国老师不会轻易招收中国学生,因为他们对中国学生在心理学方面的专业基础存在质疑。通过跟对方教授的沟通,也能发现他们对中国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的信心不足。通过查阅TOP类名校的录取记录,我发现有的学校几乎不招收中国学生,我认为他们主观上更倾向于把这么好的机会留给本国的学生。
综上所述,心理系名校仅适合少数极为突出的中国学生申请。对于大多数学生,建议大家分两步准备,先申请心理学硕士,把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语言水平提高到一定的层次,再继续申请博士学位。另外,请大家在作出决定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这个方向,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方向。
对于心理学申请未来的趋势,会逐渐有所好转。随着美国心理学研究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我感觉他们逐渐开始对跨文化研究感兴趣,这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一种趋势。因为随着美国社会越来越多地认同多元文化,这些心理系教授逐渐开始重视跨文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们对中国文化越来越有兴趣,美国一些重要的刊物如《美国心理学家杂志》近几年也发表了有关中国文化的文章,而且一些心理治疗的专家也开始从东方文化入手进行研究工作。比如以中国的禅宗为基础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方面的著作开始出现。我感觉这些对中国学生来说都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信号,最起码中国学生这种独有的文化背景是他们所需要的。另外,随着国内对心理学的逐渐熟悉以及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我相信中国学生的竞争力也会相应的有所提升,逐渐的得到更多的美国院校的认可。